她以解为人母的忧思之心。
却也耽误了李治的未来。
他应该也成为像是青雀那般,为大唐开疆扩土的亲王。
成为一个被人称赞的好晋王。
这才不会弱了李二陛下的名誉,也不会弱了她一代贤后的声誉。
回到了自己寝宫之后,李治便一个人在书房里面,出神了好半天。
直到内侍提醒,要用午膳了。
李治这才回过神,走出了书房。
长孙皇后又亲自下厨,为李二陛下做了一碗米粥。
其实长孙皇后也没有加什么食料,现在的食料比以前要多的多。
也是因为国师,毕竟拥有一手非常好的厨艺的国师,也是大唐最讲究吃的人。
一个十三香,就让大唐的饭食上了一个档次。
更不用说,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卤肉香料,鸡精香料、花椒、辣椒等等。
长孙皇后做的就是很早很早以前,她嫁到了李家,给李世民煮的米粥。
也是她经常煮的米粥。
所以李世民之所以觉得长孙皇后做的米粥很好吃,也是因为这是当初那个味道。
偶尔吃那么一次,便能够久久回味。
本来也想要为李二陛下做午膳的武昭仪,听到长孙皇后亲自下厨了,便没去御膳房。
她也知道贪多嚼不烂,自己要是经常做饭食给李二陛下,说不定到最后,李二陛下记住的只是她做的饭菜,而不是她这个人。
真要是那样,她岂不是成为厨娘了。
所以武昭仪也没有太过频繁,并且也是时长关注李二陛下的饮食。
陪伴在李二陛下身边的内侍,她可是给了很多很多好处。
打听一下李二陛下近几日吃的好不好,也算是关怀陛下的龙体安康,并不违背了什么规定。
“娘娘,皇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徐慧不明白,怎么这快要大半年了,怎么长孙皇后突然又亲自下厨了呢?
难道,是对她们有什么意见呢?
武昭仪也在沉思,但是不到一会,就说道:“无碍,皇后之贤德,可是被世人夸耀。
如今本就身子虚弱,还能坚持亲自下厨,实属不易啊。”
徐慧并没有听清楚武昭仪话中的意思,那就是长孙皇后身体虚弱,已经不能侍寝。
李二陛下去长孙皇后那里的次数也越发的少了,而来万秀宫的次数就比较多了。
除此之外,便是长孙皇后身体不好,她的希望也就越大。
可惜,这肚子实在是不争气。
临幸了这么多次,却没有什么反应。
武昭仪也知道,自己的机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