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头脑里面展现出来各种风暴,感觉自己四周好想都是敌人。
能够相信的人并不多,一个就是身边的父皇,他绝对不会害自己。
另外一个便是母后。
最后再加上国师!
此三人是绝对不会害自己的,至于稚奴、小兕子、长乐公主等等,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
也不会做这样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的事情出来。
想要针对自己的人,必然是看上了他所坐的位子。
这样的人,首屈可数。
李承乾觉得吴王李恪、齐王李佑的嫌疑最大。
想到了这一点,又想到了吴王李恪乃是杨妃所出,而杨妃的身世牵扯更大了。
看着水面那平静安宁的鱼鳔,李承乾的心冷的就像是寒冬中的冰块一样。
长春宫的事情便是萧瑀所为,而萧瑀乃是萧皇后的大哥,杨妃乃是前朝公主。
这李恪也算是前朝的一丝血脉。
可是当年那件事情,并没有查出和吴王李恪有什么关系。
父皇没有说,对李恪还是一如既往地宠爱。
国师更没有提及,似乎的确不是李恪所做。
但是萧瑀为什么要这么做?
还不是为了李恪!
难道仅仅是觉得李家夺了杨家的天下,让他妹妹没了夫君,让他侄孙死在了长安?
过了一会儿,李二陛下直接收起鱼竿,说道:“看来,今日是钓不到什么大鱼了。”
李承乾见此,连忙上前帮忙收了鱼竿。
旁边的内侍本要帮忙,见到李承乾如此,便去收拾太子殿下的鱼竿。
李二陛下站起来,对内侍说道:“去让御厨做一些火锅,朕和太子要用膳。”
“喏!”
父子二人也是难得拥有这样稍微闲暇一些的时间,坐在一起谈论一些事情。
“钱庄工地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李二陛下见到李承乾总算是平静下来,心中也有一些欣慰。
所以也就不绕弯子,直接开了口。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何看法?”
李承乾直接施礼道:“父皇明鉴,儿臣一直在东宫处理事务,这件事情本是已经安排好,有了监工和工匠。
所为的儿臣失德、仙人警示,应该是有人故意所为。”
李二陛下给李承乾夹了一块肥牛肉,给自己加了一块毛肚,说道:“遥想当年,朕年不过十九,却能够带兵打仗,从晋阳起兵。你如今也已经年过二十,应该要独当一面了。
既然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去做,谣言止于智者,这是国师经常说的话。
所以你亲自去荥阳,把钱庄好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