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珍婶给小西用猪油炖了一锅豆角,还特意炒了一盘鸡蛋,大华拿来的西瓜也切开,齐娃去园地摘了几根黄瓜,薅了一把小葱,又去酱缸舀了半碗黄黄的大酱,小西觉得巧珍婶做的饭菜比妈妈做的好吃,连着吃了两张发面饼,还想伸手去拿第三个,二燕偷偷踢了他一下,叫他别吃太饱,晚上去瓜地吃瓜。
十五的月光照射着绿油油的原野,往远处望黑黢黢地,而近处的光仿佛带着紫色,二燕哼着歌在前面带路,陆小西在后面紧跟着,陆小西曾经在作文里描写过这片瓜地,也许是从小在这里住过的关系,他每年都会来一两次,或者冬天,或者夏天,有时候冬夏都来,大界村对他的吸引力,甚至比家里都大。从齐叔叔家出来,穿上来时妈妈给他带的白背心,身上的长袖海军衫被大燕给洗了。陆小西蹲在院子里逗大黄,大黄是条老狗,虽然陆小西长时间不来,它还能认出他。
二燕在四十五团的中心校念完初中,就不打算去念书了,她想帮妈妈照顾家,大燕姐也是初中毕业就下来的,现在已经能挣工分,二燕去过青年点儿,最小的高艳秋当年来到大界村时十六岁,个子也就有她现在这么高,虽然她才十三岁。
二燕和小西来到瓜窝棚时,柱子刚摘完瓜,头上还冒着热气,拿着蒲扇在扇风,见二燕和小西来了,转身找了两个熟透的香瓜,桶里没水,他伸手摘了几片瓜叶子,擦干净后递给两人,小西晚上吃得太多,拿在手里没吃,二燕不客气地用拳头砸开香瓜,往窝棚边上的小缸里甩香瓜籽,瓜子晒干后选大粒的,明年当种子。晚饭二燕只吃了半张饼,就等着和陆小西一起来瓜地,平时爷爷看着的时候,很少给她们摘瓜吃,爷爷“仔细”,等香瓜长够个了才能摘给她们吃,每年瓜地的香瓜卖的不多,大部分都是跟附近的村里人换米和面,齐老头人缘好,外村的人也都跑来换瓜吃。
柱子已经半月没回家住,心里早痒痒的,见二燕和小西来,就商量两个人帮他看着,他明早过来,小西觉得住在野外很好玩儿,就答应下来,二燕没办法,嘱咐柱子去她家跟妈妈说一声,晚上她和小西住瓜窝棚里。
柱子走了,二燕像解放了一样脱下粉布衫,碎花的背心被撑得鼓鼓地,她没有大华的个子高,发育却不比大华晚,见小西盯着她看,二燕扭了一下身子,抢过小西手里的香瓜,用窝棚边上插着的镰刀切开,一半递给小西,一半拿在手里。
月亮升起老高,蚊子也趁虚而入,远处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陆小西就喜欢这种环境,比城里的夜晚好多了,在城里,黑天后就只能各回各家,而且几乎每天都会停电,停电的晚上漆黑一片,唯一的好处是每天能睡十个小时以上。
为了熏走讨厌的蚊子,二燕找了一把蒿子点着,甜甜的烟味儿四处飘散着。小西学二燕的样子,把香瓜籽甩进缸里,半个瓜几口就吃下去,二燕刮了一下小西的鼻子,把手里的半个香瓜也递给他。
领着小西玩了一下午,二燕有些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