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喊了一声鼻涕王,王斌停住脚步,团着雪球一个一个朝小西飞过来,陆小西捂着躲着,雪地里,好像时光倒流,回到当年小学的时候。
进入教室,同桌薛峰已经来了,虽然他的腿脚不好,每天倒是来的早,老师说总迟到的常常是离学校近的学生,陆小西总结的是腿脚不好的人却不迟到。坐下来,他还在想着刚才的事,老一辈的人说三岁看老,今天见到王斌,颠覆了陆小西过去的观念,很小的时候,陆小西就接受过大人的教育,陆小西记得最清楚的是看连环画,好人的形象高大威武,坏人的形象尖嘴猴腮,似乎形成了规律,现在想起来,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没有规律可言,如果非要去找规律的话,只能说是巧合,或者说是绑架规律。当年的鼻涕王成了如今的暴发户,就是打破规律的例子。
同学们陆续进来,陆小西决定找时间去见见王斌,要是行的话可以叫哥哥也去看看,待业青年的工资太少,十年才能挣出端木小惠的一年房费,更别说跟王斌比了,至于刚才王斌说的致富市场,他真的第一次听说。
中午放学的铃声响起,陆小西又想起致富市场的事来,按照王斌说的,致富市场应该就是南二道街,表哥高宇家就在东二道街和南二道街的街口住,跳上同学王刚的自行车后座,陆小西决定去看个究竟,王刚家住东二道街,距离表哥家有一百米的距离。
王刚热心肠,直接把小西送到表哥家路口才掉头回去。路口聚着好多人,陆小西很熟悉这里,因为向南走就是太平湖。走到路口,顺着南二道街向西看,陆小西惊住了,路上满满地都是人,他信步走过去,几个卖糖葫芦的比着嗓门吆喝着,糖葫芦插在一个捆着谷草的木棒上,木棒有两米多高,在木棒中间还绑着两个半米长的短木棒,卖糖葫芦的平时是走着卖,肩上扛着木棒,谷草上面密密麻麻地插着几十个冰糖葫芦,说是冰糖葫芦,其实是砂糖熬的,手艺好的人,熬出的糖浆明亮不粘牙,糖葫芦的头上拉出长长的糖的薄片,买糖葫芦的人都是看糖片的大小挑选糖葫芦的,有人买时放下来,两个短木棒就是两条腿儿。
挨着糖葫芦的是个牵着五只羊的老人,嘴里叼着烟袋,眯眼看着来来回回的人,陆小西童心大发,看着路两边挨着卖东西的人,他两眼瞪着两面来回看,心里数着:卖鸡的、卖黄米的、卖盖帘笊篱的、卖兔子的、卖豆饼的、卖冻梨的、卖炕席的、卖毡圪垯的、卖鱼的、卖柴禾的、卖豆包的、卖冻豆腐、干豆腐的,走了几十米,前面的人多起来,是个耍猴的站在那里,围观的人看耍猴人训猴子,绕过去,是卖缸卖坛子的、卖盘子卖碗的、卖酒的、卖布的、卖鞋垫的、卖大葱的、卖黄豆绿豆的、卖碱坨的、卖旱烟的、卖猪头蹄子的、卖马肉的、卖扫帚鸡毛掸子的。。。。。。
陆小西数出一身汗来,一百多米的路,足足走了半个小时,因为这段路是个坡路,上面比下面高出一米多,站在上面,看到人头晃动,叫陆小西想起清明上河图来。
本来想去表哥家吃饭,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