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虽然tf33-p-7的推力只有93kn,没到100kn,但差距也不大,说这款发动机是一款100kn级别的涡扇发动机,倒也勉强也考得上边,他连忙问道:“那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那些专家是怎么说的?”
“当时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这几位老专家很不服气,”张起航笑着道:
“这几位老专家告诉我,说d-30kp-2终究是苏联70年代初研制的涡扇发动机,在当时而言技术水平还可以,但随着苏联陆续发展出了d-36、d-18t以及ps-90a等这些技术水平更先进、涵道比更大、同时也更省油的发动机,现在再回想一下d-30kp-2,其实这个发动机可供修改的地方还有很多。
譬如d-30kp-2发动机的风扇采用三级风扇的设计,结构十分的笨重,而且效率相对比较低,现在,在更加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辅助下,完全可以用气动效率更高的单级风扇取代以前那个沉重的三级风扇,当时这位几位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老专家们信誓旦旦的向我保证,仅仅是风扇的这一点改动,就可以节省至少5%的航空燃油,同时给发动机减重至少150公斤。
除了前面的风扇之外,后面的低压涡轮以及高压涡轮系统也都可以适当的做出优化,按照当时那几位专家的说法,在最大程度的保留d-30kp-2原有结构和零部件的前提下,大致上可以将d-30kp-2的推力从现在的15kn提升至135kn级别,同时起飞油耗能从现在的0.51降低至0.42左右,高空巡航的油耗也可以从现在的0.71降低至0.65左右……大致上,整体可以降低15%的油耗。”
张起航为什么敢这么说?
因为这就是“留里卡-土星”联合体生产的d-30kp-3发动机的数据。
到这儿,或许很多朋友就要问了:什么时候又出来了一个d-30kp-3?
现在当然没有,但再过几年就有了,新世纪之后,咱们的空军对伊尔-76运输机的表现很满意,就与老毛子商谈,准备在采购一批伊尔-76,这个时候,负责为伊尔-76运输机提供发动机的“留里卡-土星”航空发动机生产联合体在d-30kp-2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的版本:d-30kp-3。
d-30kp-3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用全新设计的一级风扇取代了d-30kp-2笨重的三级风扇设计,将低压压气机的叶片进行了优化,同时将涵道比从d-30kp-2的2.42提升到了3.6,机身直径从1455mm扩大至1662mm,在将最大推力从125千牛提升到135千牛的同时,油耗水平和噪音水平、大修周期等关键技术指标都有所提升,可以说,“留里卡-土星”航空发动机生产联合体通过这些改进,将一款70年代技术水平的中低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修改成了一款具备90年代技术水平的中等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