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成了

作者:秀山大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终究不是嫡出,掌权根本就是遥不可及的啊!

想到此,陈近南目光坚定下来,重新上前几步,双腿一屈,在火堆前跪了下来,举起三根手指,一字字道:“天地为鉴,我陈近南今日在此立誓……”

“若杨兄弟真能找到足以支撑天地会发展之宝藏,致使大业可期,陈近南愿脱离延平王府,带领天地会,全力驱除鞑虏,光复大明江山……”

“若违此誓,人神共弃,万刃加身,死无葬身之地……”

杨翼飞与吴六奇茅十八互相对视一眼,齐齐露出一个欣慰的笑意,此事,成了。

……

京城从外到内分四块区域,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

它们之间有城墙相隔,一墙相隔的,不仅仅是城区的不同,还有居民身份地位的不同。

明朝嘉庆之前,京城只有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嘉庆为了安置更多的京城人口,开始修建外城。

不过由于资金不足,只建造了南边的一部分,就是后世的北京外城。

外城面积为平方公里,在清朝一般是汉族百姓和汉族官员居住在外城,不过因为外城繁华热闹,清朝中后期不断有旗人迁居来此。

内城以元大都改建而成,面积是平方公里,清朝以北京为都后,内城不能居住汉人,汉人必须迁往外城,内城只准八旗官兵和家眷、从属居住。

八旗各居在不同的区域,拱卫皇城,到了中后期,不同旗人居住的界限被打破,而从康熙他老子顺治之后,汉人也被允许居住在这里。

不过内城的人口依然被严格控制,一般保持在四十万左右,而内城的消费与物价也比外城要高,以后世的说法,内城就是上流社会的聚居地。

皇城拱卫着紫禁城,面积约平方公里,皇城的一大作用是为皇室活动提供场所,因此有西苑、社稷坛和太庙。

居住在皇城的主要是清廷的王公大臣,各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

即使是阿哥,十四岁后也必须迁出紫禁城居住在皇城,鳌拜身为顾命大臣,自然也是居住于皇城之中的。

紫禁城,也就是后世的故宫,位于内城中心偏东南的位置,面积是72万平方米。

在紫禁城里面居住的,是皇帝和嫔妃及各类宫廷服务人员。

紫禁城共有宫殿九千多间,其中乾清宫是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居住在乾清宫。

直到雍正移居养心殿后,后来的清朝皇帝都以此为居住和活动中心。

此外,紫禁城的东西十二宫,则为嫔妃居住地。

……

天地会青木堂的据点,便坐落于内城,这是一座占地面积不小的庄园,庄园门头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陈府”二字。

这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