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再烧脑一点!

作者:可口的橘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已通关,玩法很有创意,很不错的一款游戏。

游戏最大的特色就是听声音还原案件,而各种迷人的声音细节让我感觉无比惊喜。

比如美术馆的厕所里,淅淅沥沥的冲洗水声,特别真实;在寂静的回廊里走路时,传来“嗒嗒”脚步声的回音;当我在警察局时,我甚至能听出来审讯室门上那个锁是个球形锁,因为扭转开门后有弹簧回弹的声音。

演员的各种方言演出也为游戏增加了一分市井焰火气息,非常接地气,有种生活感。

缺点就是流程比较短,而且没有什么难度。

推理的部分比较薄弱,不管是谁干了什么事,都会用各种方式交代出来,只要稍微有点逻辑,花点时间把每个人听一下,就能回答出来问题通关。

我的建议:

一个是地图比较勉强,可以改真实一点,像是警察局,一层就一个前台、会客室、审讯室,还有美术馆,馆长室竟然和厕所挨着,厕所又和储藏室挨着。

再一个是游戏的问题系统,就是标注声源,然后回答问题,把人名往里面填上就判断是否找到了真相,那有人推断错误结果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呢?

我觉得,游戏可以准备更多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形式,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像警察局的案子,第一个阶段的问题就可以是标记李伯文和李仲文,第二个阶段提问是谁藏的毒,第三个阶段提问李仲文陷害李伯文的原因是什么?他让手下都干了什么事情?

这样就可以避免玩家稀里糊涂过关的情况出现。”

“同感!游戏的这个回答问题有点僵硬!”

“难度方面有许多人都说了,不够烧脑。

我有两个想法,第一可以把时间线打乱,弄成一些时间碎片,只给开头的碎片标记好,玩家首先要排列出来音频发生的顺序,才能进行案件的推理。

其实就算在生活中,每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不会就把真话说出来,有时候还会有口胡,说错话。

所以我的第二个想法,就是在对话里增加一些矛盾之处,让玩家自己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到底谁的话说错了。以及增加一些反转,比如美术馆秘书哪里,她一方面对造假画的人说绝不过手真画,另一方面自己又偷偷把真画藏起来了,反转再反转,难度绝对会上升。”

“标记声源这块大家似乎都觉得不错,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我倒是有个想法,可不可以增加一些混淆的选项?

比如说,一开始警察局审讯嫌疑人,问他的名字,李伯文可以说自己叫凹凸曼他不愿意配合工作,想皮一下,然后李仲文在给手下打电话的时候,叫一声手下的代号,扬诺夫或者什么,把这两个名字混进人名里,给标记增加难度。

第一关虽然剧情比较简单,玩家应该也不会弄混,但是后面出场人数比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