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是将于2011年发射的俄“安加拉”运载火箭的技术,推力为170吨;
二级火箭为固态燃料火箭,由韩国制造,推力为8吨。火箭总重140吨,直径2.9米。
韩国的运载火箭工程总耗资约4亿美元。1992年,韩国研发并通过海外发射场发射了数枚火箭,如ksr-1和ksr-2探空火箭。2000年,韩国在俄罗斯帮助下开始建造罗老宇航中心,该发射场位于高兴郡,离首尔485公里。
2002年11月28日,发射场成功发射了重6吨的液体探空火箭ksr-3。同年,韩国宣布将在ksr-3基础上研发一种卫星运载器,2005年前完成。运载火箭将全部采用本土技术,采用ksr-3的122吨煤油液氧发动机。
2004年10月26日,韩国代表团访问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研究和生产中心时,双方签署协议,共同建造发射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射场。协议还规定俄方制造火箭第一级,韩方制造火箭第二级。韩国方面为了签署这份协议而加入了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俄罗斯宇航局审核全部文档和协议并批准。
2005年,韩国宣布第一级采用俄罗斯的rd-191发动机。发动机项目随着俄罗斯的安加拉运载火箭一起因资金短缺而一再拖延。
最初‘罗老’号定于2007年10月发射。
由于与俄方签署协议出现滞后等原因,发射日期先是推迟至2008年12月,后又因技术等原因,推迟至2009年8月。
从2002年计划启动到2008年10月罗老号最终出现在罗老宇航中心,韩国耗费约5000亿韩元(亿美元)的经费。该火箭原定于2007年10月发射,但由于技术原因7度推迟发射。
2012年11月29日,由于“罗老号”和发射台的连接部分出现了裂缝,第三次发射再次延期(前两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
2013年1月30日,“罗老号”第三次发射成功,并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呐,前辈,听说那个东西连补给都不需要,一瞬间就能到地球之内的任何一个角落,好像还可以独自冲出大气层以外...好厉害啊。”
黄礼志感叹道。
“啊这个事情,我也知道的。”
火箭发射的场面的确在他的人生里目睹了太多次,无论是在电视上的新闻报道里出现,亦或是sakura用照片发送过来。
完全就像是人形机器人,那种东西可以像飞机一样的飞翔,这在黄礼志的眼里很不真实。
一方面是处于能够在陌生国家的土地上亲眼目睹,不过,到底是怎么飞起来成了她拥有不多物理知识储备所应验而生的最大难题。
关于这一点,泷一也相当清楚。
“前辈,你知道火箭是怎么飞起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