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欢迎。”
哗哗……掌声。
骆涛面含笑容,“今儿个在这里清唱一段三国戏里的一小节选段《借东风》。”
转过身咳嗽两声,这就看出范了。
这几年骆涛除了练字画画管理公司,这京剧他也没少练,每年兰园举办的冬至堂会,有时候他也不忍不住上去,跟那些大家唱上一段,过过嘴瘾。
他本来就有基础,上辈子怎么说也活了六十多岁,这京剧再怎么也会唱上几段。
再一个出生京城,这就有了先天条件,打小就听,有这么一个氛围,那这学习京剧自然也就比别的初学者要快。
要是再加上一点悟性,再碰上一个好老师,自己再努力一点。
不说成家立派,那怎么也得是京剧界一名骨灰级票友。
没有一套好把式,那也该有一个好嗓子。
转过身,亮个相,这张嘴就来,也别两开花了。
“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
开口脆。
“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
嘿!怎么着?漂亮。
这两句出了口,真得把台下所有给震到了,特别是许社长,他真没有想到骆涛还有这么一手。
另外那些香江的富二代们,也露出了新奇的表情。
对于京剧他们可是听不太懂,是的,现在的他们也只能听听靡靡之音,跟他们最有根源的粤曲,恐怕他们都没有会唱的。
“……我料定了甲子日东风必降,南屏山设坛台足踏魁罡。我这里持法剑把七星坛上……”
骆涛转身做拿宝剑上祭坛的身法。
“……望江北锁战船连环排上,叹只叹东风起火烧战船,曹营的兵将无处躲藏。这也是时机到难逃罗网,我诸葛假意儿祝告上苍。……”
“且住,且…住!”骆涛的嗓子十分洪亮,这句绝对达到了a调。
这句他把原来的单叫头,改为双叫头,以此来突出此时他情绪的高昂之态。
这【叫头】是指戏曲锣经,多用于剧中人表达情绪激动而有所呼号﹑控诉。
不是兔子,也不是吃的。
在场的所有人听着都为之一震。
此时唱段便结束,转为一大段念白。
“……看东风已起,大功成就。我不免趁此机会,暂回夏口,调动兵将,再于中取事。
那时节周郎啊周郎!管教你枉费心机也。”
骆涛之所以选择唱这段戏,这里面自然也是有他的考量,如今香江局势看似良好,实则也不是很好。
小鬼摆擂,妖精四散。
忙个不停。
骆涛以戏文明志,有些人看着庞然大物,实则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