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怎么得,这唠叨、碎嘴子是不是能传染。
现在家里不光骆涛碎嘴子,现在又增添了一个媳妇,还顺带上一个闺女。
男人嘴碎,无外乎就是话多了一点,这女人的嘴要是碎起来,嗬!这好用一比机枪界的加特林。
很是凶猛。
“对了,你不是说今儿个要跟咱爸打电话问他退休的事吗?”
她见骆涛又要装扮慈父,哼了一声,“早打了电话,他还是不愿意跟我们住一块儿……这事儿还是等我们回家同他当面说,电话里说不清。”
“哦,你说的也对。”
眼瞅着老爷子就要退休了,这关于二老退休后的居住地方和生活,自然要提上日程。
原本是想着让他们老两口退休后搬到棉花胡同居住,可现在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最理想的就是他们能搬到东院居住,这样一来是他们夫妻也好近前行孝,二来就是当初定下的关于小丫头上学之后跟他们二老生活的事。
在随着时间的快速前进,当时定下的这事,现在看来很不符合实际情况。
就是他们愿意,小丫头也不会愿意。
为了不为家里制造没有必要的麻烦事,夫妻俩还是希望二老能搬过去一块儿生活,这样也好有个照应。
对于在一块儿住,朱父还是有些抵触。
“老爷子的思想我看还是需要重锤敲。”
“你什么意思?”
骆涛神秘一笑,摇着脑袋,扒开嗓子唱道:“爱妃莫为此事多焦虑,山人自有妙计。”
“德性!”
………………………………………………………………
傍晚时分。
书房内。
骆涛很认真地看了一遍,徐乐调查得来的杜斯的详细资料。
“哦,原来他还在中山大学学习过两年,怪不得对内地的一些事情比较了解。”
这是一段很特殊的求学经历,其实在八十年代有不少香江的学子,到内地粤省的大学学习。
骆涛对他的这段求学很感兴趣。
“乐子,明天找人去中山大学了解一下。”
徐乐露出疑惑,“哥,这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很平凡,也很不平凡。”骆涛很高深的来了这么一句,又郑重地提醒道:“对了,这事不要让太多人知道。”
见骆涛这么说,徐乐也不多问,便出去忙活这事。
书房内只剩下骆涛一人,他又拿起杜斯的资料看了一遍。
自言自语道:“希望我没有看错人。”
骆涛决定扶持这个年轻人一把,让他在香江的报界不但要立足,还要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