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罗学姐想出国

作者:森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我们系的英语角。”罗雪莹说道。

英语角在八十年代很常见,特别是大学校园,燕师大的英语角就在教九楼旁的小花园,周五晚上活动。每次活动时人群逐渐聚集,三五成群,各自生长。

燕师大比不上燕大外国留学生不多,偶尔出现黑人兄弟,所以英语角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相互练习口语,今天好不容易遇到操着一口流利略带纽约口音的正宗美国人岂能放过?

罗学姐开口,又是老崔的女朋友,夏红军无法拒绝只好答应。

领着威尔斯继续去五食堂,走在路上夏红军说出了罗雪莹的请求。

威尔斯一口答应,还笑着说那个留着马尾辫的高个女生英语词汇量很大,就是口语差点,听她说正在准备考托福,毕业后想出国。

出国?

夏红军知道,现在国内已经掀起了出国热,包括燕京、上海等大城市,大批青年在美国大使馆和驻上海领事馆前排起了长队,他们正在申请办理赴美利坚合众国的签证。

在这出国大潮中,潮流中人所有的经历就像是在编写一部历史剧。在80年代前期,限于开放的程度和政府的财力,“公派”留学生和其他方式出国的人很少,“嫁出去”成为了出国的主流。能成功嫁给老外的人,一般来自燕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开句玩笑,她们的目的,与当年的“农转非”大同小异。

这些洋人的中国媳妇不光嫁老美,只要是老外她们就嫁,日本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还有一大批嫁到港台和中国人过日子,挣得再少也比内地多,穷则思变。

而这样的婚姻以上海为最多,夏红军后世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则数据:据上海涉外婚姻统计数字,97%是“嫁出去”,只有3%是“娶进来”,以致形成“上海女婿遍天下”的说法。直到80年代后期,公派出国取代了涉外婚姻,政府行为取代了自由市场。

从而催生出一大批为了出国拼命学英语考托福的学生,看看那部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合演的《中国合伙人》就可以感受这种盛况。

只是……罗雪莹想出国留学?

崔东风知道吗?

到了五食堂,陈招娣依旧和往常一样等候夏红军,没想到他又带着威尔斯,只好在多打一份饭。

女孩心细,她和夏红军吃的是杂酱面,知道老外用筷子困难,吃面条更是难上加难,于是给打了一份米饭,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表示好客,竟然打了一份大排!

姑娘,没必要这么热情啊。

他看样子要白吃!

夏红军心里嘀咕。

威尔斯自然是连声感谢,又把陈招娣夸奖了一番,女孩脸红红的。

“夏,这是我的饭钱。”威尔斯突然从兜里掏出一张钞票放在夏红军面前:“我要在燕京多呆几天,麻烦你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