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后海的4合院

作者:森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还真有这样的人啊。

夏红军突然想起自己没有来这时代之前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个段子。

一个燕京人,就在出国热风起的八十年代,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套两进两出的四合院,东拼西凑凑了三十万,到意大利淘金。风餐雨宿,大雪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被打3次,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

30年过去了,终于攒下100万欧元(人民币768万)打算回国养老享受荣华。一回燕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000万,刹那间崩溃了……

他这个哥们的哥们,将来也不会后悔吧?

郭前进的车子沿着地安门大街行驶了一会,很快拐进了一条小街,最后在一条胡同口停了下来。

“这位置可以吧?后海!”

卧槽!

真的在后海附近找到了四合院!

夏红军曾经告诉郭前进,房子必须在二环以内,最好是在后海附近,没想到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后海啊。

这不仅是处于帝都的心脏,还是后世的文艺青年打卡地方啊。

歌手李健为此还写过一首歌:

什刹海边住过的那条街

又是遍地金黄的银杏树叶

河灯已点亮

湖心的黑夜

却不见摇晃的碎月

船上飘来熟悉的音乐

回忆在遥远的琴弦上跳跃

一样的故事

不同的感觉

.......

......

后海就是什刹海的一部分。

不过现在的后海远没有后世那样的文艺范,和这个年代别地方胡同一样,显得有些杂论和破败。不过这挡不住夏红军的兴致盎然,拉着陈招娣的手,跟郭前进进了一个叫月牙胡同巷道,走了不到一百米,郭前进站在一间大门外。

“喽,就是这家,月牙胡同48号。”

夏红军仔细打量了一番,只见两扇大门黑漆漆的,门上有一对黄铜门钹,还有一副篆书写的对联。

不过和普通对联不同的是,没有贴在门两旁而是直接雕刻在门面上!虽然时间有点久远,字体模糊但夏红军依然能认出来: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看来,也是有故事的家户啊。

门很开了,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烫着这个时代最流行的卷发,自我介绍姓唐,叫唐松林,看到郭前进他们就热情的招呼进去。

燕京的四合院虽然繁多,但就规模而言分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而夏红军买的这所四合院就是规模最小的那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