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拥有和《诗刊》相媲美的一家诗歌杂志社——《星星》,由此,重庆、成都地区大学校园里诗歌也相当繁荣。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他现在的操心这次诗歌沙龙的事情,他还想在邀请两位学校的教授——那个娶了自己学生沈教授和曾经到西坪考察过自己的温明。
一个从事民间诗歌研究,一个讲述文学理论,夏红军两者对诗歌都有研究。
说干就干,夏红军先找到沈教授,对方很愉快的接受了邀请,夏红军又去找温明。
温明曾经招录过夏红军,又给他带了一年的课——虽然夏红军并没上几次,所以关系自然要比和沈教授好的多。在办公室里,夏红军把举办诗歌沙龙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遍。
“呵,是重大的尚仲敏啊?我看过他写的那篇《对现存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很有意思,年级轻轻能有这样的见解着实不错。”
温明满口称赞。
夏红军点点头。
的确如此,夏红军清楚自己放在原来的二十多岁,根本写不出来。
再说了,如果不是知道这家伙有两把刷子,早就把他赶走了。
想蹭吃蹭喝?
门都没有!
温明突然想到什么,问道:“这次诗歌沙龙是由你们朝花诗社承办?那费用也是你们诗社承担?”
“是的,曹美丽说了,我们将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
这次,夏红军玩了个小心眼,没说自己的一人承担。
话说,在老师面前装什么大款?苦穷才是正道没准还会换来同情呢。
果然,温明眉头微皱:“那怎么行?你们都是学生,一个诗社能有几个钱?这样吧,我找系主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你补助一点经费。”
哈哈!
意外之喜啊!
前天夏红军和曹美丽她们仔细盘算过,一天会管中午饭(当然是在学校食堂吃),再加上前期宣传布置会场的花费,最少要花三百多块。
这可是不是个小数目!让夏红军心疼不已。
现在有了温明这句话,一切烦恼烟消云散!
“温教授,我们盘算过,在外面普通餐厅管一顿午饭,再加上别的花费,至少要六百块钱。”
夏红军毫不犹豫把在食堂吃饭悄悄换成了去外面下馆子….
“知道了。”温明似乎根本不在意。
已经达到目的,夏红军就告辞离开,回到自己的宿舍发现尚仲敏已经不在。
这家伙在宿舍住了快一周和宿舍里几个都混熟,特别是和杨涛,两人本来就是老乡,张嘴闭嘴都是四川话,连吃饭也在一起。
刚好,给我省了饭钱。
既然尚仲敏不见,夏红军就去找陈招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