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洁同意程翔的看法,目前,也只有这么做最合适不过,所以接着议题说道,“据我了解到的,航天中心部署在火星同步轨道的祝融四号卫星每小时带宽大概300mb,以我们的权限,紧急任务下,一天能申请下来的,应该可以达到每小时200mb。”
火星勘探,通讯资源永远是紧张的,能申请每天200mb,占据总带宽的三分之二,非常少见。
“一小时200mb,一天,就大概是左右。”
程翔点点头,“这个数据量初步研究应该够用了。“
“我们先开个短会,看看怎么着手吧。”
“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会议最终决定,从原有的团队中,分出一半的人手,投入到火星未知基因的研究过程中。
任务划分完毕后,时间已经凌晨三点。
但是,从众人的表情上,却看不到困倦的意思,一个个神色既激动,又凝重。
不过,该睡还得谁,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转眼,时间已经是第二天夜里。
航天中心那边已经在晚上八点左右,将今天收到的数据准时送到银河研究所。
硬盘数据大约2g左右,并没达到预估的,不是预估无法精确,而是,以现在的通信技术,在数千万乃至数亿公里之外进行通信,只能做到这样。
数据链路不会一直稳定,所以,能一天得到2g数据已经相当不错。
而从昨天开始接受数据开始测算,时间都不够24小时,能有2g数据,还是航天中心考虑到配速数据时间提前,所以临时抬高了今天分配的每小时带宽的原因,否则,即便是2g的数据量也别想达到。
回想十几年前,那个时候,火星同步轨道卫星还未部署,火星高空中继卫星更是想都别想。
那时只能依靠火星地面的信号发射装置进行通信,一个小时的传输速度不到100mb,并且因为星球自转原因,一天只能发送几个小时,比起那时候,现在的情况已经好上太多。
此时,夜里八点,程翔处理掉其他的日常工作后,听闻数据抵达,立刻赶到了地下九层。
等到程翔赶到时,候志洁已经在位置上等候。
“程所长,数据送到了。”
“按照我们的要求,这里面存放的数据,是49个小盒子里面,其中编号1-10号盒子里面基因的前200mb数据。”
“很好,给我来一份。”
“然后按照昨天的安排,将剩下的数据给各小组分配一下。”
“好。”
候志洁做事非常干脆,立刻将硬盘递给程翔。
程翔接过立刻坐下,硬盘熟练接入后,校验通过后,打开硬盘空间,立刻看到了熟悉的工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