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7章墨家和丐帮

作者:菠萝炒土豆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起仗来往往悍不惧死,战斗力比一些正规军还高。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感觉到,金庸笔下的丐帮和墨家几乎完全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庸只是把墨家这个学派挪到了自己的武侠作品中,并没有太多“原创”的东西。

丐帮的精神信条其实也是“兼爱非攻”,他们并不支持领土扩张,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抵御外族入侵。

看似兄弟情深的丐帮之中,等级制度也同样森严,他们身上从一到九的布袋,就是专门用来划分身份等级的。

布袋少的弟子不但必须服从多袋长老的命令,帮主的命令更是不能有半份违抗,就算明知道不对也必须执行。

这也是《射雕英雄传》中,黎生和余兆兴被迫自杀的主要原因。

而且历史上墨家没落的过程,也跟丐帮差不多。

墨家自墨子去世以后,迅速分裂成了三派;即楚墨,齐墨,秦墨。

这三派之间互相攻击,都说自己才是真正的墨者。

旷日持久的内讧,直接导致了曾经“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墨”的墨家势力江河日下。

而且三墨之中的秦墨,更是抛弃了“非攻”的原则,帮助秦国制造攻城器械,进攻弱小的国家。

曾经名扬天下的墨家,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其实墨家和丐帮的问题,大致上都是一样的。

第一是太过理想化。

墨家子弟和丐帮弟子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鄙夷物质享受,崇尚纯粹的精神追求。

这听起来虽然挺好,但精神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曲解。

这种太过理想化的特质,注定了丐帮容易被人利用的命运。

二是权力太过集中,等级制度太过森严。

无论墨家还是丐帮,首领的权力都几乎不受限制,发生内讧的主要原因其实大多是为了夺权。

尤其是丐帮。

全冠清、霍都、陈友谅,都是敏锐的看到了丐帮权力都集中在帮主手里,控制了帮主就等于控制了丐帮,才不约而同的打起了帮主的主意。

三是管理体系不符合人性。

丐帮中高层容易被腐化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森严的规条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越是往下要求越严格,越往上要求反而越低,到了帮主那里戒律规条反而几乎没用了。

拿我们所熟悉的乔峰,洪七公,黄蓉来举例,他们虽然都是非常优秀的帮主,但你也很难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丐帮的戒条。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低阶弟子没什么见识也就罢了,中高层的管理人员有了一定见识之后,很容易对顶层产生不满心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