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在秦始皇心里,扶苏作为嫡长子,而且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扶苏与蒙恬的关系好,有蒙恬辅佐,扶苏肯定是个好皇帝,所以秦始皇始终是把扶苏作为自己继承人的第一人选的。
不过,秦始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身体会那么快就恶化,他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倒在了沙丘。
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但依然无法抵抗住自然的规律,不过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就在病重期间写下了遗诏,让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就承认了扶苏继承者。
秦始皇将诏令交给负责掌管印玺的太监赵高,让他盖上大印之后,将诏书火速送到上郡交给扶苏。
可是赵高不愿意扶苏继位,他跟扶苏的关系不好,他担心扶苏继位会对自己不利。而赵高更看好的人是胡亥,这个秦始皇的小儿子就是个纨绔子弟,而且昏庸无知,跟赵高的关系也比较要好,一旦他继位,赵高可以掌控得住他。
于是,赵高便暗自把秦始皇的诏令压了下来,还把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部控制起来。
李斯作为丞相,担心天下因为秦始皇的死而产生混乱,又担心秦始皇没有立太子会造成夺嫡之争,所以就对外封锁了消息,把秦始皇的尸体状态棺材里,放到一辆辒辌车上,然后让大部队照常前进,所有的公文和日常饮食也是照常送到车里,营造出一种秦始皇未死的假象。
当然了,这件事除了李斯,赵高,胡亥和少数一些服侍的人知道之外,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有一天,赵高找到胡亥,将秦始皇生前留下诏书的事情告诉胡亥,劝他取而代之。胡亥这个人虽然昏聩,但是他那时候心中还尚存一点孝道,所以他当即拒绝,还说他不愿意对自己的亲哥哥扶苏下手。
赵高开始蛊惑胡亥,说只要扶苏在,胡亥就活不了。
胡亥没主见,思想开始动摇,赵高又穷追猛打,说他已经拉拢了丞相李斯,有他二人的辅佐,胡亥可以顺利登上皇位,胡亥这才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其实,那时候赵高根本就没有找李斯说这事,因为他觉得得先做通胡亥的工作,才能把李斯给拉到自己这边来。
李斯在秦国的威望很高,他对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治理国家方面给了秦始皇很大的帮助,那时候朝中大臣都十分信服他。
而赵高之所以拉拢李斯,是因为只有得到李斯的支持,扶植胡亥才能成为可能。可是李斯这个人十分忠心于秦始皇,是个良臣,怎么才能争取到他的支持呢?
赵高也确实有头脑,凡是人必有弱点,赵高就看到了李斯的弱点。
李斯虽然是丞相,但是出身布衣,不是典型的贵族。李斯靠自己的努力位极人臣,但也时常担心自己坐不稳位置,更害怕有一天自己得到的一切都化为泡影。
说白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