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嫪毐彻底成了过街老鼠,全国人民都指望着靠他来发家致富,
没过几天,他和他的家人以及门客、家奴就被五花大绑地送到了咸阳,而秦王嬴政也很干脆,直接把他这个假干爹给车裂了,然后灭了三族。
当嫪毐被铲除之后,当初提拔嫪的吕不韦也没好果子吃,被秦王嬴政下令解除职务,
吕不韦知道嬴政并非善茬,为了避免家族被团灭,只好识时务地自我了断,就这样不到两年,吕不韦嫪毐太后全退出秦朝堂,从这一刻开始,李斯才算是正式走进了秦国的权力核心,可是没等屁股坐热,秦王嬴政就开始撵他走了。
秦国作为当时的第一强国,需要大量的粮食来养活军队,为了填饱肚子饭碗,秦国高薪聘请了韩国著名水利专家郑国,
在他的指挥之下,秦国开启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基建工程,挖了一个看起来没啥用的大水渠,就在这个大水渠修到一半,秦国就发现郑国是韩国派来的奸细,他的目的就是让这个水利工程耗光秦王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此拖垮秦国。这件事算是震惊了秦国上下,嬴政非常生气,直接下令把全国上下所有来自六国的官员全部给撵出去,
当然李斯也在其中,李斯和秦王连话都没来得及说一句就给撵跑了,不过李斯心里很明白,就目前这个国际情况,只有秦国能统一天下,如果再到其他国家打工,估计当不了几年官就又要变成俘虏,
于是李斯拿起笔写下了一道文书,交给了王宫的太监之后就离开了咸阳,这道文书是主要内容就是分析秦国之所以能强大的原因是善于招揽人才,要是把秦国国门一关,就等于把人才往其他人家送,
很简单的几句话让嬴政一拍脑袋,立刻撤回逐客令将李斯迎了回来,而郑国本人也没有受到处罚,还帮秦国完成了水渠,也就是郑国渠。然而因为他耗费了秦国巨大的财富,但是也在未来替秦国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很快,到了公元221年,秦国干掉了齐国之后,正式完成了对中国的大一统。可是在大一统之后嬴政很快觉得浑身难受,
因为他开始膨胀了,觉得这秦王宫有点放不下如此伟大的自己了,连脑袋瓜子上的王冠也显得太小了,自己秦王的称呼还是当年周天子的二手职称,
现在应该换一个更牛的称呼,于是就询问大臣的意见,当时已经是廷尉的李斯就说上古有一批很牛逼的人被称为三皇五帝,即天皇地皇泰皇,
其中泰皇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建议嬴政可以效仿这样的称呼,嬴政感觉听起来是不错,但是毕竟还是二手的,他就想要一个原创的,于是决定去泰留皇,并与上古最厉害的称呼帝组合,史称皇帝。
从这一刻,皇帝这两个字正式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皇帝的这个尊号虽然出现了,可是要如何治理这么巨大的国家呢,
当时的人还没有经验,因为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并不高,交通也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