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休息,保持精力和旺盛的士气,一样都没落下。
终于,吴国的大军来了。
远远的,密密麻麻的人头,呈方阵前进,十分整齐。
轰轰轰
人数过万,铺天盖地,不是说说而已,一般人只要看一眼,就要头晕眼花,为气势所镇。
顶在最前面的是一些大型攻城器械,云梯飞楼啊,井阑啊,冲车啊……应有尽有。
“上城墙,全军戒备!”张老将军见吕义的大喇叭不错,抢来就用,丝毫不讲道理。
得了号令,传令兵的旗语这就打起来。
这里的旗子比较原始,并不是在旗杆上系一幅纺织品,而是在树枝上捆一大把茅草,或是悬系动物尾巴之类的,比较醒目的东西用来作为标志和指挥。
所以,位于队列之前谓之曰“名列前茅”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
另外,作战失败,表示投降时,手中也要拿着这茅草如史记宋微子世家载,武王克殷,微子投诚,就是“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
吴国大军行至距离玄武城大概两里处,停下来整顿队伍,有一些,直接就安营扎寨了。
以目前的武器水平来说,这个距离就属于绝对的安全距离了,两军对峙差不多都是这么远。
吕义站在墙垛后面,伏着身子,掏出千里眼就是一通查看,“带头的,又高又大的,就是那吴国大将军吧?”
张越就在他旁边,也拿着千里眼,“没错,那就是潘龙。”
“可惜了!”吕义叹息一声,“离的太远,要不狙他一下子,说不定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什么可惜?还狙一下?”张越着实听不懂。
“啊,狙一下就是射一下,都是我们家老四教我的词儿。”吕义随口解释着,目光灼灼的盯着潘龙。
这家伙可是个十足的大人物,要是把他拿下了,那可就一举成名了。
一旁的张越看着也眼馋,只是他更加理智,知道的也更多,他深知潘龙可不是那么好杀的,堂堂大将军,你以为开玩笑呢?
又是大半个时辰,吴军终于又开始动了,不是全军出击,就只是前军分出一拨人,云梯、井阑都用上了,这就开始攻城。
云梯大家都知道,所谓的井阑就是个移动箭楼,大概和玄武城的城墙差不多高,下边带轮子的,可以推着走。
井阑最上面布置着十来个弓箭手,可以和城头的守军对射,掩护攻城。
再一个,为了应付玄武城这一条得天独厚的护城河,吴军还有一种叫“飞桥”的东西,或者叫“壕桥”也行。
这种飞桥制做简单,两根长圆木,上面钉上木板就行了,为了搬运方便,下面再安两个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