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牢狱之灾

作者:赤血萌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只管挑着好话说。

半响,杨赐发觉不对:“你来做说客?”

苏固这才老老实实地说出来意:“还请杨公高抬贵手,放刘备一马。”长跪在地。

杨赐长叹:“你不懂,他这次不仅犯了罪,还背上党人身份,曹节不会放过他。即使我是司徒,也怕改变不了陛下心意。”

苏固:“刘备的父亲刘弘,因包庇党人之罪,下狱、丢官,如今去世已约十年。没有证据可以断定刘弘本身是党人。”

杨赐:“我征辟的泰山人孔融,其兄孔褒也因包庇党人而死,孔融出来做官,这符合大汉的律法。

可你我都不知道,别人手里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据。

不说这些了。自段颎去后,关西将才凋零,只有皇甫嵩、泠征、董卓等数人,关东将才鼎盛,臧旻、朱俊、陶谦、卢植、刘备数之不清。

我现在老得快走不动路了,常叹息关西人才青黄不接,你可愿意回洛阳助我?可先为司徒属下的掾属。”

。。。

德阳殿上

太尉刘宽慷慨而言:“侯爵和户数,代表着臣子对国家的贡献、军功,如果因为出生而否定一名将领的杀敌功绩,既不符合国法,又不符合情理。

今天,如果因为刘备父亲的原因而否定刘备的功绩,明天,就会有人用其他理由否定更多将士的杀敌之功,到时候边疆的将士凭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杀敌卫国呢?”

曹节在小宦官搀扶下,颤巍巍落坐,冷冷地说:“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窦宪两伐匈奴、段颎平定两羌,功劳甚于刘备多矣,犯了国法重罪,还不是说杀就杀了!”

曹节脸色惨白,阴深深的,“杀”字更增一份阴冷。窦宪、段颎的例子,不容辩驳。一时间众人惧而闭口不言。

只有司空张济表示:曹大长秋说的有道理。

杨赐见站在后面的袁隗不说话,心里一阵发冷,出列道:“张平仲为上谷太守时,贪污军饷,连连败仗,被陶谦、刘备揭发而下狱,必然怀恨在心,其言语多半有夸张失实之处,不可全信!

窦宪击匈奴之时,匈奴已经衰弱,功劳虽大,于国未必有益,前面已有定论。刘备诛杀檀石槐,正当鲜卑之盛,殊为不易!

段颎与故吏贪腐千万,而刘备为陛下建言献策,充溢国库何止千万?何况檀石槐死,省北疆军费,以巨亿计,而据御史核查,刘备走私所得,不过数十万。

臣建议,免去刘备之职务,保留亭候之爵位。

既惩罪,显国法之威严,可警群臣。

又示恩,表陛下惜才之心,可励来者!”

曹节双眼金光爆闪,恨不得一口将杨赐吃掉。

杨赐怡然不惧,回瞪回去,以示决心。

好一会,太尉刘宽又站出来说:“杨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