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风披靡,更没有及时派出重兵守卫陇关古道。接替他的崔烈则对西北地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而王国、韩遂、马腾行动非常迅速,在杀死傅燮,攻克汉阳郡之后,坚决派出数千人屯守大震关到陇关谷道中部一带,在张温发现错误,想要更证时候已经晚了。使得刘备早早失了地利,难有作为。
刘备一刀砍断旁边一颗树,怒发冲冠:“如果我有一万人,绝对不让叛军踏入关中半步。张温误国!”
张飞:“是谁想出的主意让张温、崔烈两个根本不懂军事的文臣来节制诸军?这人才是最误国者!”
除了富有创造性的皇帝陛下,还能是谁,
算是开了‘以文治武’之先河。
耿纪尴尬地连声咳嗽:“慎言,是张温误国!张温有才干,知道量入为出,却不明白凉州叛军是在拼命,能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奸臣误国,却不是最误国的。
最误国的是外行精英领导内行,因张温本是理财、为官之精英,而精英都更自信,更容易刚愎自用,不听从建议,拍脑袋按照之前的成功经验、惯用套路做决策,造成各种决策失误,坐失战机,甚至帮了敌人了忙。
。。。
回去的路上,刘备心情十分沉重,虽然早知大汉难以为继,依然免不了难受:“扶风诸世家豪族就不能再出些壮丁,若是守住陇关‘凹’字谷道,重修大震关,对扶风、三辅,乃至于整个大汉都是极好的。”
耿纪说:“实非耿、马、窦、班、苏等家族故意刁难,孝顺皇帝时右扶风郡户不过两万,口不过十万。”
刘备:“本郡十五城,平均不到二千户,怎会如此少?孝武皇帝(汉武帝)时不时迁移各地数万户入茂陵么?”
耿纪:“后汉以来,西羌、东羌之乱延续数十近百年,壮丁或逃往长安周边,或逃入汉中蜀地方,或服役戍守战死,或被羌人杀掉或掳走做奴隶。此外,官府还多次组织三辅之民迁移到安定、汉阳、北地诸郡戍守,因此户口稀少。
大约二十年前,到孝桓皇帝期间,故太尉段颎总算平定西羌、剿灭东羌,安稳了一段时间,人口颇有增加,外逃之民也颇有回流,扶风人数总共突破了二十万口。
可是,紧接着遇到数千旱灾,蝗灾,接着黄巾之乱,西北边军、壮丁东出剿灭黄巾。”
皇甫嵩、董卓、傅燮属下都有不少凉州、三辅官吏、士卒,这些人向来受到大汉优待,世代官宦、世代服兵役,最是忠诚。在剿灭农民起义时,也最能为地主、大官僚所信任。
因此三辅、凉州多次被征兵,损失也比较严重,明显存在女多男少的情况。
。。。
回到陈仓,难得有喜事相候。
有了氐人蒲涛投靠分地的先例,返乡汉人和投靠的氐人络绎不绝,半个月内,达二千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