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民变之祸水东移

作者:赤血萌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卫扑过去。

“抢啊!”

管承:“别动手,别,啊”被不知哪里的黑拳打倒在地。

“打回来。”管承也是个横的,齐人勇于私斗,从来不怕打架斗殴。

局势已然失控。

张飞拔出腰刀:“棍棒底下出孝子,兄长我去把挑头的张饶杀掉,其他人才会服从。”

刘备:“不用,赶他们走就是。”张饶这种不服管教之人也算有些能力,啃不动东莱,留着还可以祸害其他人。

喔不,是为王先驱。

。。。

放张饶逃走,留下一地鸡毛。

刘备眉头皱得如川,既为斗殴血拼造成的伤亡痛心疾首,更为青州人表现出的散慢作风、泛滥的自由主义思想、大量黄巾教信徒而忧心忡忡。这样的部队缺乏纪律和决心,在小规模作战当中能够奋勇杀敌,一旦遇到强大的敌人,遭遇挫折,极容易崩溃逃走。

很明显,刘备被青州兵后世的鼎鼎大名误导了。青州兵不仅不是最强步兵,远远比不上名声在外的泰山、丹阳、板楯蛮步兵,就连幽州步兵也未必比得上。

齐国、北海最为自由散漫,这里集中了太多的小商人、手工业者,有一技长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收入,谁会愿意在战场上喋血?东莱稍好一些,渔民、山民比平原上的人更能打,但东莱人信太平道者最多。

粮食缺乏,带来的不稳定还会持续。

徐州、青州一般二年三熟,或者种一季稻麦粟,一季瓜菜。六月正好是青州粟麦、徐州稻谷生长重要时期,此时的大水让许多家庭全年大部分粮食收入打了水漂。

刘备到郡已是七月,早已过了农时,难以组织补种粟麦稻,只能赶紧种些萝卜、葵菜、韭菜,但这些蔬菜产量较低,只能做辅食勉强填肚皮,真正要解决吃饭问题还得靠稻粟麦。

简雍做了个数学题:“最近的粮食作物是深秋、初冬种植,明年夏初收获的冬小麦,距收获还有超过十个月!

十个月时间以缺口一半计,至少还需5个月50万人的粮食,缺口在400万石左右!”

邴原:“不能如此计算,青州要是乱起来,就一定连州带郡,东莱一郡不能独安,不能不适当接受、安抚郡流民。”

管宁:“我赞成邴兄的意见。”

简雍:“你是北海人,情感上自然考虑北海,我能理解,可北海100万人,缺口近千万石,就是把我们都卖了,也买不来足够粮食!”

沉默,长久的沉默。

所有的眼睛都盯在刘备身上,所有压力都汇聚在刘备肩膀上。

管宁直视刘备,希望得到肯定的表态。邴原拉了拉管宁,他现在进一步理解刘备不当北海相的原因,权力大,责任更大。背起一座山扛不住的山,只有被压成肉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