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上计始知东莱贫

作者:赤血萌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00万,很是不少。而这3000万收入中,有一半是中央和郡、县、乡、亭、里官吏的俸禄,剩下的一半,大部分是支持中央军、边防军、各地驻军的军费。除掉开支,实际上和平年代,东莱一年余额也就数十万钱。

管宁初步统计了各县数据,小心翼翼地说:“若要收取,今年的田租赋税也下降到不足1000万。”

刘备:“怎会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岂不是连俸禄也吃紧?”

管宁:“经过黄巾之乱,台风,海水倒灌,流民四起,东莱人口锐减,生产破坏严重,人口已经下降到40万以下。若非君侯及时镇压安抚,怕30万人口也难以保证。

若君侯一定要多报,也使得,毕竟流民营中还有10万人口,明年开春安置下去,算口赋一项也能与去年持平,田租或许也能恢复到去年八成!”

“咳,咳!这10万流民,大多是北海郡的,怕此时最急得是他们吧。”刘备良久说不出话来,仔细翻看了各县上报数据,“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今年大灾,宁可少报,40万就40万。10万流民1个人也不报,我有大用。”

幽幽地望着东方浩瀚无垠的大海,刘备说:“我要带他们去乐浪,寻找新的土地!”

管宁大吃一惊:“如此大事,怕瞒不了州里和京师。”

“能瞒多少算多少,我们的力量,不在安定的有田农户,而在未定之流民。”

。。。

东莱、北海世家豪族征收的5万石虽多,也只够10万流民喝20天粥,必须大量采购粮食。

可惜,风尘仆仆从赶来的大商人糜竺带来了十分恶劣、令人震惊的消息:“六月里,山阳、下邳、彭城、东海等郡国也糟了大水,泗水、睢水等河流两岸美田皆被淹没,粮食减产2、3成,价格高到100钱一石。”

邴原:“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么贵,怎生是好?”

糜竺:“价格是丰收年的一倍,还买不买?”

刘备:“买,怎不买。北海、东莱粮价高到200钱一石,买他一百万石,还能赚不少。”

众人都笑了。

只有糜竺没笑:“没那么乐观,市面上流通粮食较少,每买十万石,价格怕得涨10钱。”

刘备:“那也得买,秋天价格总比今冬、明春低得多,有些人没意识到粮食价格还会涨,见价格高就会把余粮卖掉,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最高价格以150钱为上限,最大数量以30万石为上限。”

要是几人知道几年后战乱区粮食得数万钱1石,不知道会多珍惜150钱1石的便宜。

糜竺:“钱怕不够吧!”

邴原说:“没那么严重,徐州的稻谷有早稻、晚稻之分,最早的7月上市,最晚的9、10月都有收成。最晚一种稻割了一次又长,10月还能收一些,名叫再生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