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之下,大喜:“徐州到此不到二十天?”
刘备:“要不是卸载百姓耽搁了几天,还可以更快,多亏了大人的徒弟徐岳。”
刘洪:“那我就再留半个月,给你当当向导。”
刘备准备南下东冶,目标将一万人安置在更温暖的南方,人生地不熟就指望着刘洪照拂,大喜:“多谢。”
。。。“全是山!”
“平原在哪里?”
诸葛瑾:“不好了,君侯,流民们全部闹腾起来,要求回去。”
徐奕:“都说山太多,平原太少!”
浙江南部和福建山多,后世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东汉时期,许多沿海冲击平原面积比后世更小,田竟然不到一分。
刘备:“你们不相信本侯?”
徐奕:“诸葛兄并非不信,而是百姓短视,只看眼前,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备爬上一块高地,对围拢过来流民代表说:“本侯从来没说过都安置在这里,大部分人的未来,在夷州!”
流民窃窃私语:
哪里有夷州?
夷州就是个传说!
别被大鱼怪兽吃了!
“诸位。”刘洪清了清嗓子:“大洋之中,确有夷州(夷洲),又称大琉球,在章安、永宁东南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常绿,中间是山,众山夷所居,乃越王之后。山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各自为政,人民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
其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乃是一块宝地。”
作为会稽东部都尉和大科学家,刘洪说的话有着绝对的权威和信服力。
刘洪当即找到几个去过夷州的渔民、商人,给大家解说,又拿出夷洲特产,总算说服了流民。
。。。
可又出现了更大的问题:夷州存在没问题,路程方位却众说纷纭,有人说十几天可到,也有说二十几天。最大的问题是谁也说不清楚“东南”是东多少,南多少?
万一错过了夷州,到了琉球、日本、吕宋还好,开到浩瀚太平洋里,就只有渴死、饿死!
台湾海峡的洋流,整体是南北流向,如果在航行时候测量不好方位,保持不好航向,就不可能顺利到达夷洲。即使偶然到了,因为洋流流速变化,也根本无法重复这一过程,形成稳定的航线。
不可重复,也是汉末三国就有汉人前往台湾,却直到宋代才纳入官府管辖的重要原因,航行太过困难,稍不注意,就会进入宽广的太平洋!而太平洋,从来就跟他名字不符,从来就不太平,乃是一个孕育飓风的大洋。
刘备、刘洪商量一整天,决定同时派出12艘船,两两一组,每船50人,满载一个半月水和粮食,分别从永宁、东冶、东安乡出发。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