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陈群之议

作者:赤血萌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兴师动众,士卒疲惫,秋粮未收,资用匮乏,这些文举都是知道的。田都尉,齐国的情况怎么样?援助这事情你怎么看?”

孔融不满的哼了一声,转过头看向旁边的田楷。陈群知道,孔融名义上是北海相,名气大,学问高,本是青州除刘备之外最有权势、最有名望的人,可他手上却没什么精锐军队,北海又被刘备划走了好几个县。目前只有北海的部分治权,执政水平却不敢恭维,刘备虽然尊重孔融,却更重视田楷的意见。

田楷好像并没有听出孔融的不满,之前公孙瓒与刘备的冲突,让他很是左右为难,之后公孙度答应议和之后,公孙瓒才同意他留下来:“孔君说有些道理,青州与徐州唇齿相依,祸福相伴,自当援手。君候说的也对,兵者国之大事,举十万之师,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不可不慎。这几年青州各郡都很困难,乐安和齐国两郡更是首当其冲,百姓流离、田地荒芜超过一半。过些日子屯田的粮食收了,发兵更有把握一些。”

田楷,字世行,名字来源于《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乃是幽州渔阳郡大族,原本历史上是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当世由于刘备的青州刺史已取得汉朝中枢的承认,故而先后被任命为平原相、齐国都尉等职务。齐国位于抵抗袁绍、袁谭的前线,田楷常备数千人兵力备战,其中骑兵两千余,军队的维护费用很大,去年、前年与臧洪、袁谭连战二年,早就搬空了乐安、齐郡的府库,马匹更是损耗了一半,全靠刘备支持才能维持。今年不打仗,在刘备的建议下,田楷的军队,几乎全部参与了屯田,目前夏粮早已收,粮食刚刚能平衡几个月的消耗,士兵们都睁着眼盯着秋粮,这才是重点。

孔融:“曹操一路攻城,不降者就屠城,若是等到秋后,怕是徐州之民,剩不下半数吧。田都尉竟不可怜这些百姓么?”

孔融这一说,指着田楷,实际是在骂刘备。

田楷张了张嘴,却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孔融一直对刘备划走了寿光等地,心怀不满。他自负文武兼优,但与学富五车的孔融相比,经学口才差得远,再说下去不过自取其辱。

气氛更加尴尬起来。

郗虑坐不住了,针锋相对地指责孔融:“孔北海昔日在剧县、都昌多次为贼所败,若不是州牧大人和田太守,也不知道能不能坐在这里,与我等纸上谈兵。

”言下之意屡败之将也知道用兵之要?

孔融属下的主薄怒道:“文举大人敢与董卓争于朝堂,即使被发配北海,所作所为也符合儒家大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又岂是你等小儒能知道的!”

陈群理了理衣物,不顾给自己使连眼色的父亲陈纪,长身而起,向刘备稽首,得到允许后,方才用他那不紧不慢的声音说道:“曹操整编了青州兵,又得了袁绍全力支持,强大如袁术,也被击败,失去了豫州大片土地。现曹操乘胜而来,士气旺盛,又以报不共戴天之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