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根本不足以供应。
迁移到夷洲、吕宋等温暖地带,能够有效减少粮食消耗,自然是有效的可行方案。
但过分温暖、只有雨季旱季的吕宋,更会使得百姓失去战斗力。
过分遥远的距离,也会使迁移之民难以反哺徐州,甚至存在割据风险。将苏媚和刘勤暂留吕宋或夷洲,统领10万余流民,又何尝不是为了减少麾下重臣的割据之心。
…
“下臣这次来预计待三、五天,买些礼服、礼品、漆器、刀剑”
大友晴宗住在距济州岛约千里外的北九州岛,是北九州岛一个小城的城主。
数年前,大汉护东夷校尉刘备,带舰队、强兵入境,不仅与北九州最大领主邪马台国女主卑弥呼签下了城下之盟,据说还进驻卑弥呼的领主屋敷,骑了这个强大的女国主不少时日,让大友家万分吃惊。
对大友晴景来说,送人质给邪马台也是做犬,还不如跪舔更强大的大汉和护东夷校尉,就将世子大友晴政送给青州为人质,又送女儿为奴,割地为港口…毫无疑问都是耻辱的事。
大友晴景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虽不生在汉地,死却要做汉鬼,七苦八难不能阻我向汉之心!”
去前年,大友家在平户等地开了服装店,卖的衣服多是从中国进的,有普通衣服,但更多的是丝绸衣服,以及女子穿的内衣、丝袜、胸衣之类的。大友家每2、3个月来一次青州采购,雷打不动。
渐渐的,崇汉、并且派出人质的大友家走入青州牧、护东夷校尉府衙视野中。
后来济州到平户、到北九州岛、到本州岛等地的日常班线开通,大汉的茶叶、衣服、丝绸、陶瓷、铁器、铜钱越来越多地等流入日本。大友家按照东夷校尉的要求,在割地的港口,做起生意来。
大汉的东夷校尉看不上日本这个贫瘠的地方,只做航运和批发的大生意。跟随而来大汉商人们,倒是什么生意都做,但毕竟对日本的国主、领主们不是那么熟悉。
大友家一项重要的生意,为大汉的商人做中间人或者翻译,从交易额中少量抽头,或是领取定额的佣金;此外还争取到青州官方铁器的固定专卖店,还经常能获得大量的奢侈品和普通商品,毕竟大汉的商人不可能深入到各个领主之间。
大友家自从傍上了东夷校尉这条大船,数年时间就富甲九州岛,与平户氏,共同称九州两大将,实力扩展很快,从一个小城主,变成九州东部拥有数城的大名,属于卑弥呼麾下第一流的任务。
大友、平户,加上出云国国主出云氏的支脉、负责开发石见银山大内家,开发佐渡金山的关东越后上杉家,并称东夷校尉四犬。
大友家非常喜欢四犬这个名头,因为东夷校尉刘公可是大汉天子在日本的代表,也是天子同族。大友氏作为东夷校尉之犬,便是大汉皇帝之犬,听起来就觉得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