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源,天下义士!
把义理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即便天下人都骗我,他也不会骗我!”
刘晔缩着脑袋,既不明白刘备为何发火,也不明白为何不怀疑臧洪。
邴原解释道:“臧子源身在袁营,心在大汉,为汉臣而非袁氏家臣。
主公与我也曾为袁氏效力,实不能以此论。
否则酸枣会盟也轮不到臧洪带头领誓。”哽噺繓赽蛧|w~w~w.br />
臧洪当时写下的誓言,没有一个人敢上台带头念,因为盟誓中有不仅有清理董卓、兴复汉室奋斗目标:“凡我同盟…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
还有背约条款:“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
还请“皇天后土,祖宗明灵”一起鉴证。
对大汉要多虔诚有多虔诚,对自己要多狠有多狠!
“在臧子源看来,不是他叛袁绍,而是袁绍叛大汉!”邴原总结道。
“一语中的!”
刘备这才舒颜:“子源忠义,不能不救,却得计划周全才好,都说说…”
…
刘晔出门后向邴原请教
邴原道:“你年轻而多奇谋,这是优点。
可政治%立场务必把握清楚。
臧洪,大汉之忠臣!
袁绍,大汉之贼臣!
你可明白?”
刘晔思索而未答。
邴原道:“子扬治何经?”
刘晔:“战国策等。”
邴原:“空了也读读春秋,礼记。”
刘晔正色行礼而去。
邴原却从其神色细微处知道他没听进去,摇头叹息:“刘晔,世之奇士,运筹帷幄,所料多中。
可惜才过于德,不可独任重担。
扬士多轻诈,说的正是这种啊,不可不提醒君侯。”
此时刘备正出门,见邴原等在门口,转头对荀攸说:“你算的真准,根矩果然没走。”
荀攸只是笑笑。
“陪我走一走。”刘备三人换了便服,稍微易容,在胶州城内微服私访。
刘备:“如何看刘晔?”
邴原:“君侯用刘晔只做谋臣、使节,而用鲁肃出居要地并掌兵权、内为谋臣参谋军政。
可见早就明白鲁肃、刘晔二人之优缺点,却不用我再说什么。”
刘备哈哈大笑:“连你也变滑头。”
笑过即沉默,一路上满怀心事
刘备多了两千年的见识,也正因如此,瞻前顾后难以决断。
若扶天子,归顺之人必多,统一天下更加容易。同时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