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徐晃之叛

作者:赤血萌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大志,且为人谦和、处事宽仁,两位皆能战之将,麾下多善战之兵,何不往投之?

有老夫做保,不缺二千石之位。”

杨奉逍遥惯了,哪里想投靠?只是穷途末路,言不由衷地说:“早闻刘安东大名,只是中间隔着陈留、颍川等郡,军乏粮草,路途遥远,投靠无门啊!”

蔡邕:“颍川隶属袁公路,而公路与玄德交好,两位执我书信前去,公路必然接济,以后辗转往投即可。”

杨奉、韩暹大喜,第二日先帅了一千余精锐出发,留下一些不便行动的伤卒、家眷,过些日子再来接走。

“蔡公为何不使我同去见杨奉?”傅干帅数百锐士等在营寨数里之外。

蔡邕:“你部多骑兵,杨奉出身贼寇,为人贪恋便宜,怕不将马截下!”

傅干:“这正是小子疑惑之处。蔡公为何不随轻骑东归,而是留司隶危险之地。”

蔡邕:“司隶风云变幻,我走了,何人能掌握情报,以助玄德。”

过去在长安,袁绍党的王允,就曾经将蔡邕下狱几乎弄死,轮到曹操掌权,对蔡邕可谓危险至极,怕是不明不白就死了--袁、曹岂能愿意蔡邕秉笔直书,留下他们颠覆汉室的阴谋?

不是不明白身处危险,蔡邕依旧坚持。

一方面舍不得弟子刘协,一方面知道刘备子女众多,希望立些功劳稳固女儿、外孙的正室、世子地位。

若能扶举天子,蔡邕必定位居三公,蔡家数十年荣华富贵自不在话下。

若刘备真有取而代之心,蔡邕只要立下足够大功,也可将外孙推到千万人之上。

这些心中隐秘,蔡邕自然不说:“若玄德来司隶,我便可助他说服皇帝、重臣!

而你就可掌控杨奉余部。”

傅干心中赞叹好手段,蔡邕只用一席话不仅说得两将、千余老卒相投,还借机收编留下的千余士卒。

至于粮草,蔡邕从袁术这边借,刘备还。

只要有粮草,凭嵩山、伏牛山之广阔、险峻,与曹操周旋,又岂惧之!

傅干暗自可怜杨奉被人卖了还一脸感激。

读书人真真是得罪不得!

……

袁术得杨奉、韩暹并千余精锐,大喜。

袁术不缺兵,不缺粮,就缺能打的战将!

之前有孙坚,故而不具董卓,袁绍,刘表,曹操。后有孙策,几乎打下江东。

孙坚、孙策折了,袁术只有纪灵、陈纪、刘勋等普通战将可依靠,立即沦为人人可打的落水狗,丢城失地,不得不与刘备和亲。

直到吕布、陈宫投效,袁术才又转为战略扩张。

杨奉、韩暹虽然比不得吕布、陈宫这种强人,也是能与中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