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味道的品评也不过是“酸甜苦辣咸”五味。
五味调和居然也能变成哗众取宠,不得不说,这才真的是碉堡到姥姥家了。
当然,林愁这样想的原因,也可以理解为大灾变后香料缺失太过严重,他根本找不齐那么许多的香料,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
一锅清水烧开后再下花椒煮出颜色,再把其他香料包成纱布包放进锅中,剁上几棵香茅草的老根放入同煮。
香茅的根越老越好,越硬煮出卤水味道就越足。
卤水要煮一个小时,放凉后点入一汤匙的咸酱油。
咸酱油味道和颜色都要比一般的酱油厚重,更适合老卤使用,但也因为咸酱油的这种特性,林愁还要碾碎半颗冰糖化进卤水中以调和咸甜。
这时滚滚大人颠颠儿的跑了回来,身前飘着一大堆聚在一起的桂花蝉,密密麻麻,爪子和鳌肢发出的咔嚓声和嘶鸣声连成一片。
接下来就没什么说的了,桂花蝉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放进冰水中冻死洗净。
恩,这是一种非常人道的大屠杀方式,桂花蝉的细腿瑟瑟发抖的缩在一起,看起来极其无助其实这会儿它们早就没了知觉。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各类海鲜、虾蟹、昆虫食材,是对肉质和口感最大化的尊重。
冻死
或者说冻的半死不活的桂花蝉以黄酒加清泉山二比一比例调出的酒液浸泡一小时,入味又杀菌。
与一般的昆虫食材不同,桂花蝉可支持铸铁锅卤制,因为桂花蝉本身的味道就很厚重,并没有矫情到连器皿都要挑剔。
实际上用铸铁锅卤制桂花蝉会有额外的“盐铁”味,林愁更习惯把这种味道称之为“家常”味。
一大锅桂花蝉,看上去足有几十上百斤,如果把这一锅东西放在大灾变前,林愁依然可以发家致富。
那时质量一般的桂花蝉价格就已经以只计数,从十五到数十元上不封顶。
据说极品的桂花蝉小小一只就要几百块,仍有老饕趋之若鹜寻之不得。
而林愁锅里的这些,个个都有半个巴掌长短,体型狭长且是满壳,简直可以称为完美的桂花蝉。
林愁盯着锅看了足有一分钟,才不得不佩服起滚滚来。
这一锅桂花蝉,没有一只是体态肥大的雌蝉,全都是苗条的雄蝉。
桂花蝉以雄蝉味美,而雌蝉看起来肥嫩异常实则食之无味。
滚滚的鼻子,灵的很啊!
不需太久,四十五分钟的卤煮即可下灶,但桂花蝉的烹饪依旧没有完成。
“卤”、“醉”、“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殊途同归。
卤煮的重点不在一个“煮”字,而在于“卤”。
红卤黄卤白卤是卤,热卤冷卤也是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