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是专门为那些肉质鲜嫩的细小杂鱼准备的。
起出地龙时,里面几乎已经被各种小鱼挤满了,不光是鱼,螃蟹河虾之类的也不少,张牙舞爪的。
也不用别的工具,有滚滚在,地龙和捞网兜着鱼直接就往山飘去,然后通通堆在后山水井旁。
小鱼分装进几个大盆,加水倒一些酒和盐进去让它们自己把自己洗干净,脆肉鲩则当场宰杀冲洗。
林愁手持鱼嘴刀下翻飞,剖腹去腮一气呵成,一条鱼用不到三秒钟鱼鳞也没了肚子也空了,干干净净的泡在井水里等待下锅。
脆肉鲩现在看去与平常的大草鱼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肉质显得更加紧实洁白,几乎没有腥气,血液更鲜红一些,仅此而已。
有一道菜是冷菜,需要事先做好再放进恒温柜冷藏那就是冻鱼。
冻鱼鱼冻,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做法也异常简单,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水晶冻鱼,另一种是红汤鱼冻。
由于今天的客人较多,林愁直接了最大号的锅。
十条米长的脆肉鲩由背脊处两面下刀,片出两大片鱼肉,只余头骨尾,片下的鱼肉沿肚腹明刺处斜切去掉,剩下的鱼肉面就再没有半根鱼刺,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草鱼的原因之一,肉多,刺少。
这样处理出四条鱼后,将五条整根连头尾鱼骨和另外五条鱼整个下油锅,炸到微微焦糊捞出。
再用葱姜大料简单炝个锅,下炸好的鱼、鱼骨还有煮过去掉浮油的猪皮一同大火煮开,倒入酱油和黄酒,使整锅鱼汤呈现出赤红色即可,改小火慢慢煨。
处理完这些,再将片下的整片鱼肉切成拇指宽的长条,然后到后山摘了一些鱼香叶回来。
鱼香叶是一种大灾变前除两湖地区外并不太常见的乔木植物,连枝带叶都有淡淡的鱼香,是制作冻鱼必不可少的香料之一。
新鲜的鱼香叶叶片光滑肥厚,手持枝干部分放在炭火方熏烤片刻,直到背火面开始沁出水分,香味愈发浓重即可用于烹饪。
两锅井水灶,一锅加几块老姜,一锅什么香料都不需要放,将要沸腾时将鱼柳放入老姜煮的汤水中汆烫片刻捞出转到另一锅中,在把鱼香叶扔到锅里,煮半个小时即可。
煮好的鱼汤呈现出微微的雾色,几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味道。
接下来两条鱼柳盛一碗汤,排排摆好送入恒温柜零度冷却即可,待冷却凝结后鱼汤就会变成晶莹剔透的冻鱼。
另一锅鱼汤开锅之后就显得大为不同,浓油赤酱鱼香四溢,滚滚沸腾的汤汁非常浓稠,翻滚出的水花凝而不碎,更像是勾过了芡汁一样。
蛋白质的香味已经足够诱人,但这锅红汤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将鱼肉中的胶原蛋白和味道完全析出,一身精华完全溶于汤中,而鱼骨鱼肉到时就成了汤渣废料,只能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