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垂落。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一派气象万千、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令整个天下振奋起来,皆是仰头惊叹不已。 此时,有无数文人飞身而起,争先恐后掠向天宇,欲要夺取悬挂着的天运。 但是。 天运看似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遥远不可及。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皆无法飞到天宇之上,更无法触及到天运。这使大部分的文人失望而归,但亦有不少不甘的文人,还在努力挤上去。 希望苦心人,天不负。 但注定失败。 不论是周天下,还是山海界,或是百万大山之地,再是昆墟界等地,皆没有一人能飞到天宇上,更没有一人取得,哪怕只是一缕。 这让他们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蚂蚁,如何教他们甘心 “这天运如何取” “这天运如何取” 天下各地,皆有人焦急询问,目光灼热看着天运。 在葬山书院里。 “先生,这天运该如何取得”有不少学子迫不及待问,恨不得飞身上天宇,取走所有的天运。 “吾亦不知道。” 大部分教谕都在摇头,似乎在望洋兴叹。 “先生亦不知” 众学子皆有些惊讶起来,便有人愕然道“倘若连先生亦不知,吾等又该如何取天运” 这时有不少学子,都带着询问的目光,看向院主安修。 在大殿前。 安修亦在仰望悬挂着的天运,似乎感受到学子的目光,便道“只需符合仁义,即可取得天运。” 只需符合仁义即可 如此简单 众学子皆有些诧异起来。 但在葬山之外,那座依旧气势磅礴的大义宫中,大义主却道“只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即可。” 大礼主说“只需礼之用和为贵即可取得。” 在二十七书山中,亦有一些老博士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教主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在法教中。 此刻亦有无数法家门徒在问。 有法家大贤道“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亦有大律说“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教主曰“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 在墨教中。 有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脚踏草鞋的墨侠高呼“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亦有如老农般劳作的般贤者言“短褐之衣,藜藿之羹。”藜藿指粗劣饭菜 教主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周天下之东。 那庞大的山海界中,亦有无数道教门徒在问,教主曰“为道者,为天也。” “敢问真君,何为道。” 有弟子拜下道。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太上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一个仙风道骨的身影,浮现在山海界的天空上,一边仰望着天运,一边缓缓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那充满韵味的声音,似乎响遍山海界。 周天下之南。 那莽莽百万大山之中,亦有妖族弟子在问,白帝却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妖王见妖族弟子满脸茫然,便解释“便为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妖族弟子终于明白过来。 这是谁强,谁便能取得天运啊 虽然天下有仁义者,有悟道者,有至强者,亦有不畏者,有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