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意外,又有些欢喜,因为好几年没看到了。
“这么便宜啊,你们请人摘不是也得付八毛一斤?”
夏的湿茶卖得这么廉价也让林义诧异不已。这价钱抛去施肥、除草、除虫等成本,真的没什么赚头了。
“是啊,夏茶比不得春茶十多块钱一斤,不过每有点收入比呆家里强。”
这这话让林义自然地想起了这酷暑,三十八、九的高温,真的是一件辛苦活。
问她为什么今年回来这么早。
她自从初中毕业出去就没回来过,有些想家了。同时也,不想到中山那边的电子打工了,正想着换地方。
林义也是好奇她的工资,问她多少钱一月。
提到这,阳雅停顿了下,:刚出去由于未成年、没身份证,跟着熟人做,一个月差不多140块的样子。
后来听别饶建议,瞒报年龄,做了一张假的证件。每加班到11点多,大概有350块的样子。
她第一年特别苦,总是不习惯,经常被领班揪辫子、穿鞋,后来学会了送礼、请吃饭,领班对她才好起来。
有时候自己完不成的“规定工作量”,领班就会把别饶一部分评判为“不合格”产品,然后趁下班划拉给她。
到这里的时候,阳雅笑着:“三年下来,我们都成了好姐妹呢。”
不过遗憾的,领班是个中专生,一路升迁的很快,自己却原地踏步。
现在对方又跳槽去了特区龙岗的一家日企,她回家就在等对方消息,过几可能就又要走了。
最后,阳雅告诉他,95年上半年,她的工资稳定在了800块。到这,她还挺自豪和满足的。
同时她还了自己的秘密,在和领班学日语,已经一年半了,希望有一当个日语翻译。
林义走的时候,要她几句日语来听听,开始还有点娇羞,放不开,不过到底还是秀了几句。
还不赖…
在家住了一晚,林义又用铜锁把大门关上了,走的时候刚好看到马路上轧铁拐的李强,对着他吹个口哨调侃道:“别钻我家门缝啊,我在里面养了条蛇。”
“真的?我妈经常和我爸,蛇肉可以生精,我去告诉我爸爸。”李强眼珠子一转,林义有点哭笑不得。
不知道是调侃到了对方,还是被对方给调侃了。
这子古精古怪的。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最生活化的场景。
蜀都有宽窄巷子,沪市有弄堂,金陵有雨巷,京城有胡同...
关平作陪,时隔三月,林义再次来到了胡同口。
林义发现有了些许变化,竟然多了几家情调特色的西餐厅、咖啡馆、饰品店。
一路进去,看到了穿着拖拉板、端着搪瓷大碗出门买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