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的某个分裂或者人格的某个层面,打破壁垒的艰难和付出。
百发百中的就说这是家里有“客”了,一是胡黄白柳灰之属,一是家里有“成道”的祖先,一是掌握了某种方法,过阴,通心和占卜。
这是附的一种,人附人或者附了一些灵异。有的就玩起小鬼的把戏来,但必须付出代价,弄个不好就被反噬,暴毙而亡,这不是徐炎,见过那样天高地厚的人。
有的不容易成功。
魔王第七把刀就曾坐在山顶,山半腰的人就玩不出什么花样来,被人家寻到和驱逐,据说后来才得以“成功”。
招魂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们认可的禁忌。
一是吓掉了魂,家人信这个的就扯破了喉咙一路狼嚎,从事发地到自己的家中,声声激越而声音悲切。端着簸箕,撒着粮食,或者大声敲着什么东西,真挚而强烈。寻声而来,循着粮食的气息而来,顺着爱意而来。
安慰总是有用,回到家还要在屋门前的石台子上摆上供,不要再折磨我的孩儿。
或者许愿,然后还愿,这也是某种契约。
一是事发异常,送了命的,这时候引导的是亡魂。弄个大红的公鸡,再摆上祭品,对着空间说话。认为这地方是有鬼存在的,正是它们勾人魂魄才导致了死亡。你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放行吧。
公鸡忽然眼睛一翻,晕了过去,这就是上魂了,赶紧走,不要回头。
这个前提是承认有魂的事件存在,但在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是假装它们看不见的。它们存在这是个风俗,但它们不能时时刻刻存在,那样的人生将实在无趣。如果有一双或者很多眼睛一直在看着自己,这日子还能过吗?
一是祭奠,对祖上或者对英灵,对山川和对天地。
信神如神在,不信也不一定不存在。做信或者不信的事情,是首先通过了自己这一关的。信,你有信的活法,不信,你有不信的活法。苛刻对人,方便在己,玩的都是一个心,意识,灵识。
可是人们不可能不欺骗自己,这个欺骗是严重的,严重了就是出卖。
有不信的强人、横人,他们不一定生活得不好,不信这个因果的羁绊;有铁心吃了秤砣的信人,他们未必生活得好些,因为不是真信,总以为可以可以跳出了,拿着真信当理由当挡箭牌;半信半不信的,其实还是不信,哪一条路都走不好。
要想快乐和心安理得,要不你别信了,要不你就信得死心塌地。
没有中间,但大部分人活在中间。也就是向物质致敬和向意识致敬的两可上,信不能全信,不信又有所信,一辈子左右为难,无法取舍,忙活成了芸芸众生。
真不信的人,在物质上获得了成功,他们所谓的信,还是不要欺骗了,其实半丝半毫都没信过。说的信,是让人们信他,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真信的人,已经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