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还有人工,杆子立地面上也得用水泥螺丝钉什么的,这不要钱吗?另外,往返省会城的运费要不要钱,红石村山高路远,货车单程就得四个小时,还有很长一段山路,这要不要钱?一千五说起来,我还亏了。
村两委的干部都说,杜老板说得在理,宋轻云你不能苛待人家。
宋轻云想了想,觉得自己也应该该人留点利润,最后只得点头同意。说,这么说来也行,但你安装的时候安装工人得用建挡立卡贫困户。
事就这么说妥了。
但下来之后,宋轻云一想,不对啊,你杜里美去省城开的是我的车,临行的时候还问我要了加油卡。等回来我一查卡里,却少了两千块钱……难道……他把油加进拉灯杆的货车油箱里去了。
如此,两千块油钱就变成了杜里美的纯利润,
打主意打到宋轻云头上,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火葬场走后门——专烧熟人?
这厮道德品质实在太败坏。
杜老板在村两委所说的话半真半假,他用的材料确实都是最好的,价格也高。但如果说亏本……他杜里美就没有干过亏本的事儿。
宋轻云的两千块油钱自然是落进了他的腰包,另外,每盏太阳能路灯他又能赚一百块。
于是,接下来几天,杜里美带着四个六十多岁的壮劳动力贫困户每天用架车拉着电线杆子满世界选地方,然后哼哧哼哧地干活:挖坑、栽电杆、在青石板上钻眼上螺丝……忙个不亦乐乎。
村里的贫困户大多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这些人干了一辈子农活,身体非常健康。之所以没有出门打工,主要是年纪大了,你说不清什么时候他们就倒下了。出了工伤事故,或者一不小心伤风感冒,用工单位还不赔得当裤子?
所以,一般来说,只要超过五十岁,基本就找不到工作。
贫困户们不甘心啊,说不是咱们愿意受穷,实在是生错了年代啊!
这次帮杜里美干了几天活儿,人人都有上千块收入,终于可以过一个肥年。
他们高兴,杜里美也高兴。
杜老板有一万块利润进帐,虽然不算什么,却也是他半年以来做成的第一件事。
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他又恢复了斗志。
“老板,这接线的活儿能不能让我做?”陈中贵问。
这个路灯亮化工程刚一开始,陈中贵就主动跑去找杜里美,拿到了这个活儿。
杜里美:“你懂接线,去去去,别捣蛋,我还是找龚留山稳当一些。”
“这活其实不难,分清火线零线就成。”陈中贵哀求:“杜老板,我家里真的很困难,急需用钱,求求你。这样好不好,我少要点,五快钱一盏,二百五就可以。”
“二百五,我看你才是二百五……真你真会?”杜里美有点动心,如果找龚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