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户口

作者:衣山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陈新新房附近那所小学是市中点中学的附小。毕业后如果成绩合格,可以直升。市重点中学的中考升学率是百分之七十。只要考上高中,大学就稳了,211甚至985都有可能。现在市里的收生依照的是房产所在地的原则,只要孩子的户口迁到陈新的户口薄上,读附小就没有任何问题?”

陈新忙道:“洋洋是我亲生儿子,他要把户口迁过来,我没问题。”

看石燕还在犹豫,宋轻云又道:“现在的农业户口可值钱了,咱们村现在又在大开发,搞合作社,一旦旅游搞起来,将来每个村民都有股份,说不好年年都能分红。洋洋如果过来,也是有股份的,你也不用急着答复,考虑考虑再说。”

石燕心中顿时大动,红石村现在的经济情况和一年以前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架势,将来搞不好就是个景区。一但弄成,靠山吃山,村民想不过上好日子想不财都难。对了,陈二以前穷成那样,靠卖萝卜丝,都能月收入上万。

如果洋洋是村里的村民,以后弄合作社,股份制,岂不是坐着就能分钱?还有,旅游开发将来会拆迁吗,一旦拆迁,光人头费怎么也得分好几万吧?

还有,农业户口的农业补贴,土地分红及宅基地等,都是不错的福利。

国家现在对农民是真的好。

“宋书记,真的能把洋洋的户口迁进村?”石燕问。

龚珍信和刘涌华也问:“宋书记,真的符合政策吗?”

现在农转非很简单,但非转农就难了,原则上不接受办理。再说,非转农还要设计到农田划分,现在村里的土地都是有主的,谁肯把地退出来给洋洋?

那可是要跟你拼命的。

对此,村干部们都有顾虑。

宋轻云说:“土地可以不划啊,就把户口巴过来。也符合政策,你们听我细说。”

按照国家政策,非转农得符合十项条件。

首先是继承父母去世后遗留在农村的宅基地的,经过村小组同意之后即可迁入。

其次是四无非农户人员,四无就是城镇里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没有工作,没有结婚,收入低于年度基本工资的人员,这样在城镇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生活完成没有保障。而父母的户口是属于农户,有自己的宅基地,那么可以凭借着相关证明,经村委同意后将户口迁回农村。

第三就是农村考出去又在城镇落户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这个有一定的标准,需要当地派出所审核通过。

第四是结婚随配偶迁移到村里的。

第五,退役军人回乡。

第六,如果有人对村里贡献极大,又愿意落户本村,经村委同意,也可以落户。比如杜里美如果要迁移到红石村,大伙儿肯定举双手欢迎。

第七,未满十八岁的随迁子女。有些农民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享受好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