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臂星几乎所有行业都有dna计算机的运用,包括每一艘星际飞船,都有不同规模的dna计算机充任主控计算机。在行星“安德洛墨达”,仙英星际联邦科学院还拥有一个“上帝之脑”,它是由多达一千零二十四套规模相当于“龙凤呈祥”的dna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庞大计算机矩阵。新罗马帝国也不甘落后,在“新拜占庭”行星上最大的山脉长城山脉地下,也拥有一个隶属于帝国科学院的,规模与“上帝之脑”不相上下的dna计算机矩阵,外号就叫“尼伯龙根的指环”!
dna计算机速度虽快,能耗也低,但其运算过程中配错率很高,本身的纠错能力和对结果筛选技术仍然比不由硅晶电子芯片组成的大型智能计算机,所以“龙凤呈祥”的仍然要由大型电子计算机辅助其输入与输出,并对运算结果进行筛选和甄别。并且由大型电子计算机起到人机界面的作用。
实际上,受限于人类目前的计算机水平,每一次大规模运算从数据输入到结果输出,大部分时间都是耗费在起辅助作用的电子计算机的运算上。
就像这一次,预计“规尺”九号的计算机系统将花费六小时,完成对人工地震数据的处理,但实际上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只是停留在高智能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的运算上。
趁着这段时间,在“易”行星表面忙碌了大半天的科学家和陆战队员进行休息。
姜子钺也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在返回太空中的旗舰“齐格飞”号之前,与陈维茵再会一次面。
相比已经疲惫不堪的姜子钺,陈维茵却像充满了活力,仍然紧张地工作在着陆基地东北面的溪谷中一个临时实验室里。科考队领队乌尔夫·伯恩斯坦已经终止了对“易”行星的钻探,但陈维茵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行星表层土质的分析上。
取自河谷的一堆碎石不仅含有水分,而且还附着有死亡的古菌类生物。这个发现暂时还不能被视为重大,因为它们的结构与人类生存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藻类生物很相似,所以不能排除这些生物是人类星际航行造成的“生物污染”。如果能证明其为“易”行星的原生物种,那么,关于星际行星存在碳基生物的理论将得到实证,这个发现才具有得大意义。
“我现在没空,子钺。”面对立体成像中姜子一脸的诚肯与期盼,电子描瞄仪终端前的陈维茵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在密闭的临时实验室里,她已经卸下动力装甲,只穿着紧紧裹住身体的太空便服。重新穿上动力装甲并非难事,只是陈维茵对星际行星上的低等生物的兴趣远远大于外面的地球高等雄性人类。
通信系统同样如实地把陈维茵的影响投射到姜子钺动力装甲的头盔防护罩上。忙碌中,陈维茵经由太空便服折射出来的优美身段和线条,富有节奏感地晃动,令姜子钺更加着迷。
姜子钺没有马上离开,盯着头灰防护罩上迷人的身影,带着央请的口气,说:“我就要回到‘齐格飞’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