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行星质量对比,科学家发现后者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九。也就是说属于未知的“奇异物质”质量占到“易”行星总质量的十分之一。
“很显然,这层‘奇异物质’还是一层厚重的装甲。”通信连线中,介绍完分析结果,乌尔夫·伯恩斯坦教授打趣地做了总结。
“教授,您认为这是自然形成的吗?”姜子钺问道。
“现在不能确定。根据人工地震的数据分析,它的形状是相当完美的。这层‘奇异物质’在两个极冠地区的开口很简洁,形成的圆形也非常完美,好像是人工精密切割。”伯恩斯坦的口气饱含着惊奇,“在没能确认是人造物之前,我们只能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可是话说回来,就算是人工的,又有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建造这大的一个东西?”姜子钺摇着头说。
自二十二世纪,太阳系火星移民成功以来,人类便号称具有大规模改造行星的能力。但时至今日,这种能力其实还仅限于对一颗类地行星进行地表环境方面的改造。[ ]像这种制造一层规模巨大的“奇异物质”,并将其放置于地幔之上的,已经是远远超出人类当前技术水平的行星结构改造,
当然,不排除生产力远在人类之上的外星智慧生物所为。但是问题还是那个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他们在哪里?(where are they ?)二十五世纪末在行星“安德洛墨达”发现了原生的外星生物,一度使人类异常狂热,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外星智慧生物是存在的。可在随后数个世纪里,英仙旋臂星际大开发虽然找到了更多的外星生命,包括类似地球灵长类的动物,却仍然没有一种可以称得上是“外星人”。
姜子钺的话明显地表达了他本人对外星人存在的怀疑。
但伯恩斯坦却不这么认为,说:“我们并不能排除这层‘奇异物质’是外星人所为的可能。虽然我们还没有找到半点外星人的踪迹,可是既然‘新拜占庭’行星有原生的猿猴,为什么宇宙间就不可能存在比我们还先进的物种呢?所以,推测这层物质是外星文明产物,逻辑上是讲得通的。”
“先生们,暂时放下你们的讨论吧。”通信系统中,陈维茵插话道,“报告总算出来了,从登陆地点附近溪谷石头中获取的藻类生物残骸,被确认来自地球的蓝藻。现在请米娅·弗罗贝尔夫人介绍一下。”
“这颗来自遥远深空的纯洁行星已经被我们人类污染了。”伯恩斯坦沮丧地说。
生物学家米娅·弗罗贝尔的立体影像被投射到“齐格飞”号的舰长室里,只见她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从基因和生体结构上看,它们已经产生了变异。体形变得更小,密度变大。经过对照,我们发现它们的基茵序列已经与地球原生的有了很大不同。现在完全能够断定,我们在石缝里得到的这些蓝藻残骸在这个星球上已经生繁殖了好几代。”
“也就是说,它们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