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敌方处于防守态势,并且考虑到敌人现有的位置和在接下来两百多秒钟里,只可能进行速度十分有限的反作用推进航行,战列舰锥形阵将极有可能出现在帝国军舰队前方一到三个天文单位里。所以战列舰阵将有足够的时间收紧阵形,并吸引对手前来围攻。
十三舰队剩余的一千艘旧式战列舰和四百艘巡洋舰也被均分为两个巨大的锥形阵,它们将与战列舰阵同时出发,不过它们却要从两翼迂回,所以超光速的航程远了一点。
亨宁·格斯勒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他计算好了:当一千艘“名将”级战列舰拖住对方主力后,两个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混合编队将同时出现在对手的两个侧后,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由于已经获知十三舰队的数量将近对方的两倍,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格斯勒将军的进攻方案完美无缺,并且必胜无疑。
尽管只是巡洋舰少校舰长,没能看到完整的进攻方案,可是罗博在“致远”号上接到具体的进攻指令后,还是推知了格斯勒司令官是在效仿父亲粟瑜当年的战术。但他却对上峰的作法不认同,立即要求与司令官亨宁·格斯勒上将通信。
当格斯勒将军听到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巡洋舰少校舰长居然要对他的进攻方案提意见时,立马拒绝了通信请求。
吃了闭门羹的罗博只好无奈地对手下倾诉心中的意见:“粟瑜将军从来没有把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放在敌人正面。并且迂回舰队也不是与牵制舰队同时出发的,而是利用牵制舰队引诱敌人露出破绽后才投入进攻的。”
不过临战前的罗博并没有打算利用自己是粟瑜将军的亲生儿子的关系,来与当年父亲的手下打交道,担心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给自己造成不便。
除了像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国防部长布隆伯格和参联会主席列普宁等一些还与罗赵冰保持着密切联系的高级军官外,国防军里很少有人知道罗博与粟瑜将军的关系。加上罗博不愿生活在生父的耀眼光环中,改用继父的姓氏,从不与同袍谈论自己的身世。所以即使是当年父亲的忠实马仔,亨宁·格斯勒也不知道被自己认为不知天高几许的小舰长就是当年偶像兼上司的亲生儿子。
罗博自认为没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父亲粟瑜。虽然父亲身亡时,他才十二岁,但是父亲已经教会了他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而且他感觉得自己身上遗传了父亲的战争艺术基因。当他考入军校之后,曾非常全面地研究父亲经历和指挥过的所有战役,阅读了父亲读过的所有书、笔记和日记。
他发现父亲几乎不读军事著作,书架和笔记里全都是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艺作品,其他的都是有关钓鱼、棋艺、桥牌、茶道之类的休闲书籍。
对比父亲与其头号对手,被称为“战神”的杜义敏元帅,父亲简直算得上是“战仙”。杜义敏元帅拥有许多“神格”,生活奢侈,平时总是高高在上,用兵严谨周密,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