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只是想借此打破商业模式的怪圈。
大家都知道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好的行业就是垄断行业,垄断意味着定价权,意味着生产者剩余(producersurplus),虽然对社会福祉不一定是好事,但对股东而言短期内肯定是件好事。
企业有定价权,体现在无论是对外的产品服务定价或是对内的人力资源定价或是对上游的供应商的定价,但netflix曾经有吗?没有,一直以来不敢涨价,因为很大程度上她就是仗着价格优势灭掉blockbuster。
netflix甚至曾经还给了一些用户一生的承诺,保证7.99美元/月不变心,这叫做祖父条款(grandfatherclause,意思是指对某些用户保持老合同的效力)。另一方面,对于上游内容提供商netflix也没有定价权,内容价格年年涨,如果不走上制片之路,netflix就会陷入下面这个夺命循环不可自拔,
涨价?不能,一涨价用户就走了。于是为了提高营收就只能增加用户,怎么办?增加新内容。增加新内容又需要更多投入,版权方狮子大开口,如何转回这部分收入?只能涨价。
netflix被困在这个痛苦的闭环里不可开交,他们只能不停地增加内容并不停地试图增加用户数量,但是永远也别想赚钱。
要打破这个夺命闭环只能靠涨价,要涨价而但又不能让用户流失,只能在内容上培养用户黏度,于是自制内容就成为几乎唯一的出口。所以一点都不难理解为啥netflix要走上自制内容这条不归路;而目前netflix能够成功的关键,取自首席内容官(chiefcontentofficer,cco)tedsarandos的一句话,就在于看是“netflix变成hbo更快,还是hbo变成netflix更快。”
扯了这么多只是想说,如果不了解传媒行业的商业逻辑,那些重生以后只想着拍电影,赚大钱的伙计,一定会亏的内裤都没得穿。就像国内阿里腾讯进军影视制作是在拍电影吗?不是,他们玩的依然是宫崎苍介玩的这一套,收购内容制作,聚合产业链,然后上资本市场讲故事圈钱。
这年头,做渠道的想搞内容,做内容的想玩渠道,多元化才是前途光明的发展方向。
当然,这不包括宫崎苍介。他又不想着拍大投资的商业片,一部电影也才几千万,他玩得起,这就是有钱人的快乐。
“看来是我多想了。”大久保好男转身对着旁边的几个人笑着说道,“既然这样,我们ntv肯定欢迎,凭借你这聪明的脑袋,肯定能够帮助到我们,我想《家政妇三田》剧组方面,应该会欢迎吧。”
大久保好男的一番话,引来一旁的导演和编剧、制作人的连连点头。对于大久保好男来说,宫崎苍介只要不是想入股影视制作公司,其余的都是小事情。别说《家政妇三田》只是一部普通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