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该动身前往青城山了?“
“嗯,大哥已经部署好了,今日便能离开了。”
“那王大山呢?先前我苦口婆心的说教了他一番,眼下他还想辞官吗?”
“他想要再见你一面。”
辰时末,解决了一大份的牛肉蛋炒饭的小铃儿只觉得心情愉悦。
当她走进庭院的时候,站在槐树下的王大山,已经等候多时了。
“郡主,”王大山连忙走上前来,然后恭恭敬敬的跪地,行了个大礼。
“王大山快请起!”铃儿连忙后退了一步,“怎么突然行此大礼?”
“若不是郡主的点拨,只怕下官至今还是糊涂的,郡主大恩,下官没齿难忘!”
“你先起来说话,可好?”
“多谢郡主。”王大山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语气中充满了感激,“这段时间淮山县接连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所以下官心生畏惧了,可那日郡主的一番话,终究点醒了下官,下官琢磨了好几日,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为官者,当为民请命。不能在遇到问题之后就退缩。”
“王大人能够想明白,是淮山县百姓们的幸事。”
听到王大山说出了这番话,铃儿倍感欣慰。
“下官以后会做好淮山县的县令,真真正正的做到为民请命。”王大山挺直了腰背,表情严谨,目光坚定地说道。
“好,我相信王大人一定可以做到!”铃儿笑着鼓励了一句。
多年以后,淮山县在王大山的治理下,欣欣向荣。
而年近耄耋的王大山,回忆这一生的政绩时,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眼下这一幕。
身着粉色衣裙的郡主掷地有声的那一句相信,成了他奉行一生的信念。
金乌西坠时,马车哒哒前行,终于驶出了淮山县的地界。
坐在马车里的小铃儿,享受着美味的果丹皮。
“二嫂真的太好了,居然给我做了这么多的零嘴儿。”铃儿一边咬着果丹皮,一边心满意足的说道。
“不仅如此,二嫂还撰写了一本书,名曰山楂的多种做法;她还将这本书无偿赠给了王大人。”叶骏擦拭着她的唇畔,发自内心的敬佩自家二嫂,“这些年淮山县算是比较贫瘠,虽然淮山酒的效益还不错,可淮山县的百姓们却未曾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好在淮山县的土地适合种植山楂树,有了二嫂赠与的那本书,王大人应该可以做出更好的政绩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嫂的确高瞻远瞩。”
对于自家二嫂,铃儿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对了叶骏哥哥,先前我忘了问王大山,齐氏母女如何了?”
“在狱中自尽了。”
“啊?”这个消息,实在是令人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