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众臣拾柴

作者:芈黍离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来,便一直有人向朕谏言太子之事。既然王卿今日于朝堂重提此事,那众卿便议一议吧。”刘知远不待一丝波动的声音响起在殿中,平静的注视着王景崇“王卿以为,朕膝下诸子,何人可为嗣君。”

此言落,群臣精神更振,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看向前头的刘承训兄弟。刘承训精神爽振,摒弃身体负面状态一般。刘承祐则满脸的漠然,眼睑微垂,身体松弛,仿佛没有听到一般,混不在意,比起冯道还要佛系。

闻问,王景崇一副早有准备的样子,埋着头,张嘴便来“二皇子承祐,文武英明,志略宏达,国之所兴,功勋卓越,可立为太子。”

王景崇此言一出,刘承祐微讷,保持不住事不关己的状态了,余光瞥着王景崇,心中很是愕然。他与这王景崇,此前可没什么接触,甚至见了面,都不一定认识。但是,此人此刻,在这大殿上,却这般殷勤地推举自己,是为了向自己卖好?

不知为何,刘承祐有些高兴不起来。

“哦。”刘知远应了声,目光扫过刘承祐,并没在他身上停下,扫了一圈朝臣“王卿觉得承祐当立,其他爱卿呢?”

“臣附议!二皇子英勇果毅,亲历戎轩,威豪杰立,可为继嗣。”

有点出人意料的,继王景崇之后,一串的人,跟着附议,表示刘承祐当立。当然,也有一些人坚定的支持刘承训,只是相比刘承祐的呼声,要弱得多。

刘知远,显然也是有些意外的,自动略过那些呼声,目光在两个儿子身上打着转,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刘承训有些泛白的面庞,掩饰不住惊愕色,手紧紧地抓着扶手,泛白的指节显示着他不平静的心理。至于刘承祐,则已恢复了平静,只是默默地站在那儿,从其脸上并不能看出什么,不过,袍袖下的双手,下意识地捏在了一起。而刘知远也相信,他这个二子,内心绝不似他脸上表现出的那么淡定。

刘知远双眼微微眯起,一时没有表态,让殿中的空气沉凝了一会儿,在气氛愈显沉抑之时,看着杨邠开口了“杨卿,你觉得呢?”

此前,像杨邠、王章这样的实权者,都稳得很,并没有发话。可以说,站出来的朝臣,基本都是些没话语权的。

面对刘知远的询问,杨邠严肃着一张脸,毫不犹豫地抱拳,声音起得很高,坚定地表示对刘承训的支持“嫡长有序,大皇子谦和孝义、宽仁有礼,达于治政,可为太子!”

杨邠的反应,倒没出人意料,毕竟,杨邠与刘承训的交情,也是有些年头了,他支持刘承训,很多人都知道,包括刘知远。

稍稍让人意外的是,史弘肇主动站了出来,瞥了刘承祐一下,略显傲然地大声道“臣也觉得,大皇子当立。”

这二人一发话,刘承祐的“压倒性”的优势效果立时便减弱的许多,那些支持刘承祐的人,吼得再热烈,都不及杨邠、史弘肇等人的态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