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鱼类调查·夜间版

作者:影子有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项工作依然是在夜间利用灯光吸引鱼类靠近,然后确认这片海域的近海鱼类种类。

但是与去年不同的是,这次参与实习的学生更多了,铺设的渔网也更加巨大,海岸上利用三脚架设置了滑轮组,这么一来收网也比之前要方便很多,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把海苔网移开。

李程昕也换上了套鞋,走在潮滩上帮忙铺设渔网,12米见方的渔网平铺开来,乎有四分之一个实验海岸那么大,被吸引过来的鱼类最终只有被全部网住这个结局。

去年使用渔网的“赶鱼法”捕鱼方式,成效也不错,但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今年则采用大渔网的“罩网法”。

在渔网的四角设置带有滑轮组的绳索,大功率的探照灯直指渔网中央,由海洋专家杨教授站在船屋二楼进行观测指挥,当有鱼游过来的时候,一下子将网拉起,就能一网打尽。

“虽其实春季才是最好的观测季节,但是夏的鱼类也不少。因为去年也是这个时间做的统计,所以今年也继续选择这个时间段,才好做对比。”

杨教授对李程昕和学生们,以及直播间的网友们讲解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随着夏海水水温上升,浮游生物持续大量繁殖,因此追寻食物的鱼就会聚集起来,接着,大型肉食鱼类则会跟着鱼前来。

铺好渔网过了两个时之后,潮水漫过渔网,肉眼可见地观察到水面上出现了细密的气泡,那是鱼们成群结队地游过来了。仔细看,就能看到鱼在灯光下成群游动,时不时地跃出海面,在灯光下洒下一片银亮的光电。

好多鱼啊!感觉像水族馆!

浩子真有钱,这夜景摄影机质量真好

想吃炸鱼ˋ°、°!

摄影机的视角转到设置在渔网上方的水下摄影机,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密密麻麻的鱼在渔网上方的水中游动。

李程昕随口介绍道:“这些基本上都是鲻鱼,也就是乌鱼,是温热带浅海中上层的经济鱼类。”

旁边的学生则惊讶道:“这些反光点全是鲻鱼?那该有多少条啊?”

“像飞鱼一样,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听到这边学生们议论,拿着自家做的点心过来招待饶李程昕父母也来海岸旁边围观。

李程昕的父亲向往地道:“真是好多年没有见到这样的景象了!”

一旁围观学生们工作的村民们也纷纷点头:“这可能是这附近最大的一个鲻鱼群了,居然全跑这里来了。”

鲻鱼是全世界近海都有的的普遍经济鱼类,因为能在被污染的海域继续生存,因此极易发现。但是当然,洁净海域的鲻鱼会更好吃。

鲻鱼原本就最喜欢生长在干净滩涂地带的藻类,洪鸣村附近本没有滩涂,但是李程昕这片海岸以及周浩的度假村都制造了人工沙滩,人工沙滩的沙子在不断补沙之后在附近延展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