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赵的闺女今天要出嫁,来不了了。”
一个车夫抬头看了看墙头上的兵卒,从香料袋下面拿出来一坛酒,交给了旁边车夫。
那车夫脸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相貌丑陋,力气却极大。
一坛酒被他轻松的抛了上来。
墙头上的兵卒伸手接住,撕开封泥闻了闻,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是老赵让我捎过来的,算是他闺女的婚酒,几位哥哥多多担待,以后老赵来了让他补上。”
车夫拱了拱手,满脸谦卑之色。
“都是自家兄弟,不用这么客气,把东西放下,来我们这里取信就行了。”
所谓取信,就是这些兵卒写给家里的信。
每月月初,月中洛阳来送粮食的车夫都会把留守金庸城的兵卒的信带回去。
这也是这些兵卒能和家里联系的唯一方式。
平时换防也不可能回洛阳,只能通过写信来和家里保持联系。
车夫答应一声,赶着几辆马车过了通道,进入了许昌宫。
……
郭玉的耐心正在一点点的被消磨。
城门口传来的嘈杂声让他几乎晕眩,脑壳发涨,不耐烦的看着主簿在一车一车仔细的检查粮食。
由于检查的极为认真,工作效率就变得很慢。
主簿也想尽快把事情做完,可上官就在城墙上看着,如果怠政,主簿之位怕是要换人了。
他也很奇怪。
平时的将军大人只是在城墙上随意的视察一番,和功曹闲谈几句,就会离开,根本不会如此这般认真的检查。
“难道是有小人陷害本官?”
冬天的正午不算暖和,主簿的额头上却出现了汗珠子,握笔的手都在轻颤。
郭玉召来自己的护卫,让他们去下面找一个脸上有红色胎记的男子。
护卫们答应一声,就气势汹汹的下去找人了。
郭玉知道护卫们误会了,急忙又把他们叫了回来,叮嘱他们,一定要好言相请,千万不可动武。
护卫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答应一声,带着满脸的疑惑下去找人了。
一边找,一边打听,有见过那个脸上长着红色胎记的车夫告诉护卫们,他们要找的人应该去了许昌宫。
护卫们大喜,想着找到那个人然后给郭大人一个惊喜。
就没有通知郭大人,而是自己等人向许昌宫跑去……
……
七公主寝宫外。
“孙令官这是什么意思?为何每日的粮食越来越少?”
王虎看着孙虑满脸无所谓的神情,手死死按住了刀柄,眼神冰冷,如果今天孙虑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