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最重要的节目就是祭祖。
兵士们都是普通的乡民,和大家族庞大的祭祖仪式不同,乡民的祭祖仪式简单,还透着诚心。
因为同属一个山寨,祭祖也是集体活动。
大家的祖宗都差不多,大哥也别笑话二哥。
平时过年有一碗肥肉献给祖宗就不错了,现在不仅有猪头三生,还有整头的烤羊,足够祖宗消受了。
只是参与祭祖的人太多,也不知道祖宗们会不会因为食物不够而打起来。
从祭祖仪式开始到结束都非常平静,看样子穷人的祖宗都脾气都很好,并没有因为食物少就动手打架。
三十晚上放鞭炮是传统节目,李庭岳对放鞭炮不感兴趣,对鞭炮里面的火药却非常感兴趣。
这时候的鞭炮不是用纸来包裹的,而是用细竹子,切成一段一段的,上面钻孔,把火药倒进去,再抽出一条引线就成了一个爆竹。
李庭岳把其中一个爆竹用刀子劈开,顿时失望了。
所谓的火药不过是木炭、硫磺、沙子,还有一种特殊的黑土制造的土火药。
难怪只能做爆竹,声音不大,威力还小。
满脸失望之色的李庭岳最终放弃了制造火药的打算。
这东西还是不要在自己手里出现比较好,不是李庭岳圣母心发作,而是……他不会。
过年除了大吃大喝,外加吹牛之外,实在没什么别的事情。
这个时候也是兵士们和羌人培养感情的时候。
叫上三五个相熟的羌人一起喝酒是山寨中最常见的事。
官兵们也受到了欢迎,很多官兵还加入了剑戈的后备军,摆脱了俘虏的身份。
对于官兵来说,山寨的生活比在洛平府当差的日子还要好过。
这些人中,还有很多是来自襄阳刺史府的护卫,看似风光,日子也不好过。
在那些大人眼中,他们的命本来就不值钱。
山寨虽说干活苦一些,吃的却好,而且也不会随便殴打俘虏,要是不合理还能向上官反应。
只要确认自己有理,就能得到上官的支持。
不知道什么时候,羌人和官兵会和剑戈兵士们一起讨论哪个队长好相处;哪个队长有口臭;哪个队长喜欢走路放弃……
随着时间流逝,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的效果在显现。
正月初六,庚子年,丁丑月,壬申日,晴,宜迎亲、访友、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