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预警机求推荐和收藏

作者:工业小兵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项目也是应该的,这事我回去就给你想办法,只要到时候,生产线和工厂好了,研究所人员,工厂技术人员我给你想办法。”冷锋道。

关于进一步开发相控阵雷达的事就这样先定了,苏长空跟冷锋又回到了眼前彩虹2战术无人机指挥飞机的改建上。

这里说一下,为什么把雷达搬上天的变难了,按常理来说雷达上天之后,没有了地面高山的阻挡应该有比地面有更好的视野和探测距离更远,可是实际却是地面上的雷达上了天,探测距离反而会下降,究其原因就是更好的视野也带了更多的杂波,这对些此时的雷达来说是相当致命的,因为他无法分辨那些反射波是自己发出的,从而无法提高探测距离。

遇到杂波这个问题就不得说脉冲多普勒雷达了,相比普通雷达,多普勒雷达利用了多普勒效应,雷达发出的雷达波在不同位置上的回波频率是不同的,雷达与目标距离变近,频率会升高,两者相距变远频率会降低,脉冲多普勒雷达正在是利用了这种位置关系的变化产生的特殊频率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和测速。

普通雷是没有能力分析这个特殊频率的能力,如果是在地面这个能力有时不是很重要,因为没有杂波的干扰,雷达只要收到回波就能探测目标,而在空中的雷达不行,这也是早期限制预警机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脉冲多普勒雷达这种接收特定频率的使飞机在测试距离上有质的飞跃,无论是预警机,还是战斗机就是在这种雷达的出现后,探测距离由几千米,几十千米一跃到数百千米。

这一技术的应用除了耳熟能详的e2预警机外,最有名的就属f14熊猫战斗机了,其实拥有的awg-9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320千米,堪比预警机的存在,同时也开创了超视距空战的先河,其实引导的aim-54远程超视距空空导弹攻击距离超过100公里,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正是由于脉冲多普勒雷达在空中的优势明显,在70年代,该技术可以说是各大中航空大国大力发展的技术。

不过脉冲多普勒雷达与传达的雷达相比,它虽然过滤掉了杂波,可是由于接收到的回波是一个变值,在这个计算机并不发达的年代,分析回波和过滤杂波是相当有难度的一个技术,像其中的单边滤波器,检波器,距离波门电路都是相当复杂的技术。

而且早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是使用电子管,功率虽然大,可是重量也非常重,要安装在飞机也是相当麻烦的,所以苏长空就取巧使用了半导体技术,大大减小体积。

体积的减小就给安装的飞机来带了好处,这样苏长空就可以不用在安12的机背上安装一个天线了,只要在安12的机身下身安装一个吊舱就好了。

要知道改变飞机的气动外形可是一个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情。

国内70年代初就搞过预警机的研发,那就是空警一号,也是参考了e2这样的国外先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