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涡扇6目前的涡轮前温度才1077摄氏度,你们直接提高到1200摄氏度,这可是达到了贝斯发动机的水平了,真能办到?”冷敬荣惊道。
“这个技术开发最多半年就可完成,目前我们开发的g001高温合金在涡轴5改上测试已经达到900摄氏度,效果良好,2月后,新的冶炼设备开发成功后,有望将g001高温合金的工作温度提高到1000摄氏度,加上空心叶片和热障涂层技术,1200摄氏度的工作温度问题不大。”苏长空道。
冷敬荣看了看谢虎生没再说话了。
“长空,你别报喜不报忧,说说涡扇6的问题吧?”谢虎生并没有因为苏长空提升涡扇6的性能而高兴,他反而在思考更深层次的东西。
“即便这样涡扇6也只能是一个过渡型号,而且涡扇6的在设计理念跟现在西方先设计核心机理念差距很大,所以涡扇6的后续改型可能潜力不大,虽然现在改进后的涡扇6能实现超过12吨的推力,可是这牺牲发动机的函道比换来的,高达1的函道比,使得发动机的直径达到1370毫米,会大大增加飞机的阻力,这与第三代飞机要求在亚音速和超音速都要有超机动性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也就是说涡扇6就算冒险成功了,也只能是一个应急的产品,潜力有限,
而且……”苏长空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了看谢虎生二人的表情。
“尽管说,相比一些好听的,我更喜欢听实话。”谢虎生道。
“而且,发动机测试的风险相当的大,就目前各国的第二代涡扇发动机研发来看,风险测试时间很长,例如f100涡扇发动机,虽然通过了定型测试,可是在服役期间依旧有很多问题,造成了f15的停飞。”苏长空道。
在这最后这一点的风险上苏长空可是说的实话,由涡扇发动机为了追求更高的推重比,和节约油耗,结构设计相当的复杂,那种早期的150小时定型试飞已经不能满足对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测试了。
还是拿f100航空发动机来说,它于70年中期服役,研发费用高达4.6亿美元,可是发动机的后期改进就花了6.7亿美元,除了钱以外,引入了新的竞争对手eg公司,最后才完成f100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
所以借鉴于已有的经验,苏长空得出涡扇6的风险太,潜力小。
“长空,你分析的很到位,涡扇6的事就到这里吧,你回去的时候,写一个报告,我知道你对经费的事研究的很透,你在评估涡扇6可性时,最好评估一个费用。”谢虎生道。
“好的,谢叔。”苏长空道。
苏长空能从谢虎生的话语中听出,谢虎生还是倾向于涡扇6能继续,这也是后世很多人觉得国产涡扇发动机落后国外几十年的重要原因是放弃涡扇6发展。
其实这个问题也从得两方面看,涡扇6下马后,1410厂又开发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