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定价与出口求推荐和收藏

作者:工业小兵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已经是要贴钱了,你看t72光重量上就重了59式坦克近10吨,发动机功率大了一半,要不t72的复合装甲改一下,火炮口径就用现在59式坦克的100毫米……”一提起价格苏长空说了好一阵,反正就是就自己这价格真是没一点水分。

“配置可一点不能减,要不还花这么大劲仿制t72干什么,好吧,基础版就按你的价格,这个我回去再请示一下。”范院长道。

此时范院长可没有半点被坑的感觉,他在想,“看来院里的专家报价水平跟苏长空差的也太多了,一个基础版都要60万,顶配要100万,我要是拿这个价格回去,上面肯定满意。”

范院长这边开心,苏长空这边就更得意了,在他的计划里,坦克所使用的装甲钢他打算使用新的配方,加上现在冶金学院开发了新型的冶炼设备,有了技术有了设备,装甲钢的生产苏长空分配在多家钢铁厂,这样成本就下来了。

再加上使用复合装甲后,装甲钢的用量大减,不说别的,车体200毫米厚,而玻璃纤维就占了一半。

如果是别人生产玻璃纤维那成本高得一塌糊涂,这也是此时国内有了t72坦克的实样,了解到了其倾斜装甲的成分,可依旧没有仿制的原因,可是对于材料专家出生的苏长空来说就简单多了,目前国内玻璃纤维生产的难点在于玻璃纤维的原料无碱玻璃生产都没成功掌控。

至于另一大头柴油发动机,苏长空就更厉害了,在开发材料上有t72坦克的样品,在加工上又有数控机床,至于生产就简单了,别的不说,就说此时国内最大的三线坦克生产基地都已经停产了,要是苏长空发去订单,那成本绝对够低,甚至苏长空都在想,说不定以后可以对那些用t72坦克的国家提供发动机,再额外赚上一笔。

可以说苏长空解决了原料就占尽了先机,加上他之前在化工,冶炼上的布局进一步控制了材料的价格,这也是苏长空敢给出这个超低价格的底气。

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苏

长空没有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因为接下的几年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货币的贬值相当厉害,就拿国内出口的69式坦克来说,从80年初的50万美元,到80年代后期都已经飙升到了100多万美元,虽然其中有起初价格过低和市场需要的原因,可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元的大幅贬值。

这样将仿制t72的价格与59式坦克价格挂钩,最大的好处就是把涨价这个麻烦事给了生产59式坦克的工厂,即便是生产59式坦克的工厂想整1199厂不涨价,苏长空也有别的办法把亏损的价格补回来。

于是在范院长还沉浸在杀价成功的喜悦时,苏长空又给了他新的惊喜。

“怎么,小苏这基版的价格还能降?”

“范院长,降肯定是没空间了,已经在亏损的边缘了,我只是觉得现在经费这么紧张,倒是可以搞点其他的创收来补贴一下。”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