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能量之路求推荐和收藏

作者:工业小兵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车子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车队,冷雪也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跟苏长空讲起了项目的进度。

“目前原材料的准备相当的顺利,无论是稀土磁铁中的稀土元素钕,还是超导材料中的铜氧化物都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在加工工艺的路线上进展缓慢……”冷雪还没说完,苏长空就自己笔记本写了几个字,

“注意保密?”

冷雪看了看前面的袁富贵和苏研点了点头。

苏长空之所以不提及加工路线,主要超导材料和稀土磁铁都要涉及到粉末冶金和烧结,虽然目前这个技术在国内是短板。

可是在外国已经成熟,苏长空怕接下来以华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首的高能物理国际交流就要开始了,要是那天一天交流的时候,说漏嘴了,以国外的技术很可能就开发出类似的材料,那苏长空就损失大了,毕竟苏长空还指望着大赚一笔,以及让袁教授冲击诺奖呢。

其实有些研究就是一层纸一旦破了,一文不值,就向稀土磁铁十几年后一个小作坊都能生产,完全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冷姐加工工艺的事,正好我老师回来了,接下来就应该他出场了,咱们做好后勤就好了,不过咱们也不能一味的低调。”苏长空道。

“刚才一听说大家是来接你的,就吓得要死,原来是装的啊!”冷雪道。

“冷姐,看你说的,我还年轻,出不出名跟我无关,我是想说咱们得分散注意力,上次高能物理研究所丁所长出国前不是说他们研究所已经开始了太空磁谱仪的开发吗?”苏长空道。

苏长空口中的太空磁谱仪,是90年代华人诺奖得主丁先生设计,而其中磁体的制造方就是现在的高能物理研究所,所以苏长空的出现,让高能物理研究所在这件事中起了更大的作用,而且时间上也提前了近20年。

其实一些高能物理研究用的设备,技术含量不是最顶级的,就是体积大得有吓人,像之前提到的电子对撞机,一个加速器的环主小的直径就有几公里,大的有直径有几十公里。

而现在高能物理研究所设计的太空磁谱仪光一个稀土磁铁就2.2吨。

如此大的块头也让太空磁谱仪有作用巨大的作用,至从二战末核裂变,核聚变相继得以实现,人们在质量转化成能量的道路上似乎走上了快车道。

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是普通化学能的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倍,而核聚变又将核裂变的释放能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但是如此大的能量依旧不能满足,人类对能量的狂热追求,因为即便是核聚变,质量转换为能量的过程中的利用率也只是刚刚迈进了千分之几的大关。

那有没有更高的利用手段呢?

答应是有的。

那就是正反物质的湮灭,理论上利用率将达到100%,也就是说是将核聚变的能量再提几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