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李青荷嘀咕一句,又拉开麻袋来看,显然是很中意,“宇古,你回头把钱给回锋古,这可不少钱。”
这个时候的木炭可比煤炭贵多了,尤其是自己烧出来的,比外面集市买回来的经烧。
乡下人经常互来互往换些鸡、鸭、青菜什么的,几十块都算很多钱。
方宇却道:“不用啦。”
他自然知道,应该是程锋他妈知道了程锋在方周上班挣钱的事情,送东西来表示一下。
李青荷笑了一下,“老程身体倒是好了不少,不干重活没什么影响,宇古你开了公司多照顾些锋古,算起来,他还得管你叫表舅。”
方宇一乐,“真要按照族谱往上翻,没准咱这安石镇的人都能扯上关系。”
“可不是!”李青荷心情不错,朝洗凳子的女儿招手,“瑾儿,跟我到楼上搬下东西。”
方宇则往屋场后面的大树林林走去。
屋场里家家户户都在门口忙碌着洗东西大扫除,脸上洋溢这喜庆。
方宇逢人都互相打招呼,他现在已经基本都知道各人的称呼。
方宇:“定叔早啊!”
某老头:“恩,宇古早!”
某小孩:“宇爷爷!”
方宇笑着点头。
某妇女:“宇叔早啊。”
方宇笑回应:“早!”
......
大树林之所以叫大树林,就是因为面积够大,能覆盖了整个屋场,足有几十亩。
不过因为村里人在这里种果树、竹子、养鸡、养鸭...活动得多了,里面并不显得密集,很多条小路。
往后则是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山头,这些都是屋场里面代代传下来财产。
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山头和区域,过世老人都埋在自家山头里面的墓地,村民看的比什么都重。
这年头还没觉得什么,可过不了多少年,乡镇规划‘果园’、‘林木种植’的时候,这都是大把大把的钱。
方宇来到林子,零零散散看到七八个人在捡柴禾,方芸也在方家的区域站着......玩手机。
听到脚步踩在树叶上的沙沙声,方芸扭头,“宇古,你也来啦!”
方芸一米六五左右,系着大红围巾,一身黄色羽绒,捡柴禾还穿着黑色长筒靴子。
外出打工的年轻男女回家过年基本都是这幅鲜亮的装扮。
方宇瞧了眼她脚边上的粪基,只装了点竹壳和杉叶,笑道:“你捡这些也不经烧啊!”
“点火用的啊!”方芸笑道,“我昨天下午就来过了!”
方宇走向一旁倒地的干树杈,一边随意问:“你一会要去圩上?”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