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是惹急了,人家才不管你谁是谁,打了再说。
陈远也只是随口一说,闻言想了想,说道:“观念这个东西,一时半会怕是难以改变,短时间内,还是要利诱。”
“利诱?这行吗?”
“我知道你不差这点钱,可这不是给钱就能解决的!”
云舒下意识以为陈远打算用钱解决问题,赶忙劝阻。
周围老校长,其它老师也纷纷劝,道这样不行,这个口子不能开,一开大家纷纷效仿,会乱套的。
陈远笑道:“放心,我说的利诱,不是给钱,而是给机会。”
“机会?”
“嗯,学校不是有食堂么,这一块消耗不小,以后,食材供应,可以放开,优先从有孩子在学校的困难家庭采购。
在此之外,可以从一些见效快的地方着手,建立简单的产业。
比如建个米酒厂,利用收到的水稻,酿制米酒,又比如,搞个特色工艺品作坊,鼓励大家制作特色工艺品,咱们收购。
长远来说,我会投资一些项目,比如果汁厂,火腿厂,等等,来鼓励种植,养殖。
这些,尽量都做到捆绑,到时候,谁家孩子不上学,小小年纪就送去打工,嫁人,就不要他们家的东西,也不给工作机会……”
听起来有些粗暴,甚至卑鄙。
可实际上,在基层,尤其在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的山区,太温和是成不了事的。
必须有点手段。
不是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一心就想着留在帮家里帮忙干活,然后到年纪了嫁人得一笔嫁妆么?
过去或许可以,但是从现在开始,得好好权衡了。
得想想,这样是不是划算,相比把孩子留在家里,嫁出去,是不是获得向学校食堂提供食材的资格,获得进厂工作的资格,更加划算!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利诱之策,是很成功的。
按照陈远的计划,当下上午,学校就搞了一个食堂合作商签约计划。
除此以外,人员结构也调整了,原来食堂的员工,都是保安公司跟支教一样,派人轮值的,现在,除开两个负责人,全部重新招聘。
然后,相关情况,由近到远,迅速张贴到各村寨。
因为很多村民不识字,所以还特意安排了人宣读,讲解。
顿时各村寨就热闹了。
“真的假的,以后学校食堂用的东西,都通过这个什么签约计划供应啊?”
“一天八十斤肉,三天一头猪,乖乖,吃这么多啊?”
“这下好,养猪可以卖钱了哩,这一头猪,得千把块啊!”
“鸡蛋,菜,也可以拿去卖,只限初中以上,有女娃在读的贫困家庭,意思是,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