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追星力量

作者:大茶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她们最经常交流信息的地方。

这些追星软件背后的运营公司,一类为互联网科技公司,一类则是艺人经纪公司。

艺人经纪公司入局追星软件,无非是希望建立自家的产销闭环。互联网科技公司则冲着整个粉丝经济,谁还没有一个“平台梦”呢?

早期追星软件以获取海外明星信息及行程为主,头部产品超级星饭团、爱豆等都诞生于2013-2014年左右。随着限韩令的出现,追星软件逐渐将侧重点转移至国内明星身上。

本土偶像的崛起、粉丝经济的火热,曾令资本一度相当看好追星app。

在一众追星软件中,起步较早的爱豆、饭团、超级星饭团及粉丝网都已经走到b轮融资。爱豆app在2014年获得经纬中国(a轮),宝璋投资、原子创投(天使轮)两轮投资,2016年及2017年又分别获得盛景网联等投资方的数千万人民币投资。

超级星饭团则走到了b+轮,同样经历了四轮投资,投资方包括ventechchina、wicklowcapital、和玉资本等。

饭团在2012及2017年分别拿到两轮融资。

粉丝网则在2014-2017年经历三轮融资最终走到b轮。最后一轮融资中,粉丝网拿到来自36氪、汉富资本、行早金融及前海梧桐联合投出的1.5亿人民币融资。

其余追星软件则多停留在天使轮或a轮。

集资软件o!what背后有来自太合音乐的支持,摩点网则获得新浪微博的投资。

但大部分追星软件获得融资的最后时间节点多停留在2017年。此后虽然仍有人前赴后继进入追星软件市场,但能够获得资本青睐的却少之又少。

一方面追星软件虽然数量众多,但头部效应已经形成。且多数追星软件无非是净化打榜、行程追踪、集资应援等功能,粉丝最常用的还是几款固定的老牌软件。

另一方面粉丝本身对追星平台没有任何忠实度可言,不过是谁家给的福利多就用谁家。

不少软件在获得融资后通过“烧钱赚人气”获得短暂繁荣,很快粉丝便因无羊毛可薅而选择下一个目标。

而大厂则更倾向于在成熟的平台上推出增值追星服务,如爱奇艺泡泡、腾讯视频doki。不过这类产品也无非是锦上添花,粉丝对其依赖性并不高,甚至仅是选秀期间的“限定服务”而已。

在资本与大厂的夹缝中,逐浪追星软件的队伍中也有不少“个体户”。当年的违规软件星援核心团队便仅有4人,公司法人也是主犯的蔡某不过23岁,通过黑产轮博软件狂赚800万。虽说最终免不了身陷囹圄下场,但网络灰产嘛,想要闷声发财的人也不少。

从融资情况及软件更新、停止运营的状态不难发现,追星软件市场的“新人”是越来越难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